2)第三百一十七章 谈判吧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可以把硝制的人头也还给你,你拿到朝廷那报功,就说斩获的黄巾贼寇,然后再索要军械。那些士族,你可以派手下的胡人去杀,顶多有个御下不严,纵容胡人劫掠的罪名,没什么大不了的。”

  董卓翻了个白眼:“铁甲、强弩哪那么容易要来?”

  “你不要更没有。”

  “行吧,何时放开道路?”

  “先给我铁甲强弩,然后我军撤出永安,之后再交接俘虏。”见董卓面露犹豫,刘襄又补充了一句:“我的信誉你还信不过吗?又不是第一次了,何必扭扭捏捏?”

  董卓叹息一声,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啊。全军覆没和带回两万大军,该怎么选,一目了然。

  “按你说的便是。”他承认失败,接受赎身条件。

  两人都没再提并州的十三家士族,他们的结局已经定了,没必要废话。

  此后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波折,刘襄得到军械,张郃所部带着缴获回军,顺手还领回了七八千愿意跟随他们,来并州种地的百姓。

  董卓上表朝廷,击败黑山贼寇,斩敌首四千有余,因士卒疲惫,战具折损,大军回返永安修整。

  当夜羌胡作乱,纵兵河内诸县,杀伤逾万,劫掠资财无数,董卓急忙调大军南下平乱,历时半月有余,方才安定河内,继续回军永安与黑山黄巾对峙。

  八月底,刘艾告别前来相送的徐荣,领着近万俘虏南下。

  安平军与凉州军界山一战,最终决定了并州三郡的归属。

  刘襄半个多月前就留下大军,只带宿卫赶回了幽州,实验田要收割了,育苗插秧的技术到了最终检验之时。

  与他一般赶到涿县的,还有幽州八十五个县选出来的各乡擅长耕作的农民,依着汉人尊老的传统文化,来到此地的基本都是老人。

  自年初开始,范贤带着属下在各县讲解育苗插秧的技术,又详细的阐述了推广水田的好处,有刘襄的名声背书,各乡百姓早已盖好暖房,但心里不踏实,就等着实验田的收成安心呢。

  所以,刘襄下令,让他们自己选出代表,过来亲眼见证。

  这就造成了,四、五千人围绕着八亩稻田翘首以盼的壮观景象。

  吏员当众丈量土地,百余青壮开镰收割,当场脱粒称重,八亩田地共收稻谷二十四斛八斗有余,每亩三斛一斗,因稻谷比麦粟重,亩产重量为三石半,换算到现代的计量单位,就是二百一十斤。

  人群骚动了,今年遭灾,其余田地虽然还没收割,但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能有往年一半的收成就不错了。也就是仗着幽州的赋税轻薄,农民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田税,否则,他们就得考虑逃荒的问题了。

  而将军弄出来的先育苗再插秧的水稻田,比丰年还要高产一两成,这是上天护佑啊。

  必须换水田!

  必须插秧!

  谁不让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