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七章 谈判吧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谁急!

  “将军仁德,果然没有欺骗我等。”

  “祖宗保佑,能活在将军治下,是我等小民的福分呐。”

  人群议论纷纷,推广水田以及育苗的最后一处障碍宣告消失,不断有人向刘襄所在的方向行大礼,口中高喊着“将军仁德”“将军恩义”。

  刘襄微笑颔首,一一回礼,命令设宴,要款待来此的老农。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千农宴,以此来开启改换种植结构和种植方法的农事改革。

  范贤怕他做出错误的判断,赶紧解释道:“实验田精耕细作,施肥三道,灌溉及时,产量有些虚高,民间推广种植,产量肯定会回落。”

  “会减产多少?”

  “上田三石左右,下田两石以上还是能达到的。”

  刘襄放下心来,推广以后,这个产量足以养活百姓,足以供给大军。

  水田抗旱涝能力强,产量也相对稳定,够用了。

  “旱田育种插秧之法可行吗?”他问道。

  改换田地这事是绝对不能一刀切的。

  范贤详细的解释道:“可行,但没必要,现有的田地大多在河水流域,这些年主公又命人挖掘了众多的引水渠道,打了繁多的水井,大部分都符合改换水田的标准,就算一些桑麻田也能改。

  剩下的一部分,可以置换为种植果树、桑麻、菜蔬的田地。主公,幽州的粮田有点多,各处织造工坊极缺丝、麻等原料,只能在外州贩运,成本居高不下,不是长久之计,城中的百姓也缺菜蔬食用。不能只种粮食啊。”

  刘襄点点头,这是幽州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需求多了,好事。

  “子明,秋收之后改换水田,你要多费心了,桑麻田置换的事情也一起办理。菜蔬、果树什么的,去开荒吧,丘陵、山地有得是。下个文,三年免税,其后两年减半,开出来的田地归本人所有。”

  说完又强调道:“粮田要保证数量,每丁分的十亩永业田,必须用来种粮。粮食不怕多,有粮,人心才能安稳。”

  这一点他很坚持,有粮才能养人,才能做到他想做的事情:

  足兵足食,且耕且战。

  携北地之众,南向以争天下!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