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善恶并存 合而为人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攻城云梯难吗?

  至于明清时期的藤斗水枪和水龙车,技术上就比较难了,回头得找工匠好好聊一聊。

  人多力量大,刘襄又指挥兵卒,在火焰蔓延的方向拆出隔离带,火势终于控制住了。

  天终于亮了。

  太阳在东方冒了出来,越升越高,北新城也逐渐褪去了赤红的颜色,只是地面的血迹和漆黑的残垣断壁,诉说着昨夜的凄惨。

  刘襄带队回到了县衙,第一件事就是脱掉铠甲,让宿卫帮忙看了看后背的伤势,已经红肿一片了。

  忍着疼痛用盐水清洗了一遍,希望不会感染吧。

  “老子要是感染了,就把世家豪强全砍死。”他低声嘟囔了一句。

  发泄了一下愤懑的心情,该做的事情还得做。昨夜的火灾很严重,上千百姓痛失家园,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

  还有不少烧伤的,以汉代的医疗条件,怕是救不回来了。可是该救还得救,有些时候治病救人,救的不是病人而是家属。

  救灾救灾,怎么这么多灾啊!刘襄叹息一声,心里堵得慌。

  他拿过笔墨竹简,救灾第一步,先救百姓的肚子。

  写调粮文书,写任命文书,写征召的文书,写安民的告示。

  每条街道都要安排专人负责。

  赈济的粥铺,清理尸首的车队,征召医者义诊,征调药材,发放工具,清理卫生,防备瘟疫。

  还有维护治安的人员,别以为灾民很可怜,就觉得他们会善良,有些时候,这些可怜人比你想象的,要可怕得多。

  受灾百姓的容身之所倒是好找,七个被杀光的府邸,足够容纳这些百姓了。

  只是需要先清理,尸首要拉走,钱财也要搬走,然后就能让百姓暂时借住了。直接给是不行的,凭什么呀,那都是钱,刘襄舍不得。他用钱的地方太多,又不想搜刮百姓,只能到处算计了。

  “主公,身体要紧,先休息一下吧。”

  刘襄在思索怎么救灾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跟他说话,他疑惑的抬头观瞧,赵云正站在旁边。

  “子龙何时来的?城门处没出什么乱子吧?”

  “主公安心,城门无事,吾已经安排好城防诸事,前来回禀。方才进来之时,主公正在沉思。”赵云回答了刘襄的问题,又接着劝说道:“主公有伤在身,要注意身体,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刘襄摇摇头,无奈的说道:“事情太多,急需处理,无法安眠啊。”

  赵云继续劝说:“主公爱民如子,赵某佩服,可若是病倒了,就更不能处理政务了,还请主公爱惜身体。”

  赵云是真怕刘襄病死了,主公什么都好,就是身子骨太弱了,万一没了,那就命苦了,到哪再找个这么欣赏自己的人去。

  见赵云态度坚决,刘襄也确实累得够呛,就点点头:“多谢子龙挂心了,吾去休息一会,不过有件事,子龙帮我去办吧。”

  “请主公吩咐。”

  “昨夜叛军的首级,全都砍下来,用石灰硝制一下,运到刑场,中午给百姓观看。尸体赶紧掩埋,征召民夫的文书已经写好,子龙帮我办理吧。”刘襄不知道这样的命令,赵云会不会执行,这种砍头堆积或者在城门处悬挂首级,用来震慑百姓的方式,是比较残酷的。

  给不给百姓看人头,其实无所谓,他就是想试探一下赵云。

  看一看赵云的反应,听一听赵云怎么劝他。

  人与人相处,不论什么关系,都是要磨合的。赵云的名气再大,刘襄受演义的影响再深,这一步都是要走的。

  赵云是刘襄找来的属下,是帮手,不是祖宗。

  刘襄欣赏他,但不会供着他。

  若于我无用,当弃之。

  若与我为敌,当杀之。

  这里不是后世,在东汉这个乱世,刘襄没有任性的资格。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