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火药桶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如此紧张,吾想知道,各个乡亭的损失情况,他们被抢了多少米粮资财,此事要熟悉情况的本地人,私下去打听。事情琐屑繁杂,孙郎可愿费心?”

  “请将军放心,某一定竭尽全力,完成将军的托付。”

  “好,孙郎豪爽,吾会先拨付一千石粮食,孙郎用来招募人手,广撒各处乡亭,尽快办好。”

  “唯将军之命是从。”

  刘襄写了道文书,使了印信,递给孙义:“孙郎可以随时去府库提粮,此事越快越好。”

  “谢将军信任,孙某告退。”

  刘襄就是在扶持孙义,先让他去统计,然后再让他去办理,这样就能转移矛盾。

  办好了,是刘襄仁德;办不好,是孙义办事不力。

  “亲爱的乡亲们,不是我不公正,是孙义没办好呀,不能怪我的。”刘襄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黑了。

  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团乱麻,梳理不清的,他想不到更好的破局之法了,希望孙义是个命硬的吧。

  借汝人头一用这种话,刘襄已经不想说了。

  北新城的局面很危险,这座县城正在失控的边缘,各种事情交织繁杂,而刘襄身边,只有一个赵云。

  所以,他要摇人啊,难道要累死赵云和自己吗?

  调步兵五千人,调十三队书吏,明日午时必须赶到北新城,限期不至,全体鞭刑三十,领队军官降级。

  命令田畴监督范阳,加速打造军械;命令范阳大营继续整训,挑选强壮敢战之人,配发铁制武器,提为正卒;命令射声营小心戒备,坚守范阳城池。

  刘襄短时间内估计回不去范阳了。

  北新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怎么安民。想要安民,两处关碍,饥饿和怨愤。

  先从这两处着手。

  县衙的书佐、贼曹的差役,都被刘襄派了出去,宣读安民告示,建立粥铺,赈济饥民。

  又命人去城中和各处乡亭通告,明日午时,在刑场处决纵兵劫掠的贼首,请百姓前来观刑,以泄民愤。

  其余的事情,要等调集的人手到来。他现在只有三千四百人,一千两百人控制四门,一千人守卫府库,八百人看押俘虏,四百宿卫驻守县衙。

  谨慎起见,刘襄命令全体兵卒,枕戈待旦。

  他没有白费心思,夜半时分,有人在城中纵火。

  多处火头燃起,牵连范围极大,几条街道火焰冲天,映得城中一片赤红。住在附近的百姓,像被惊醒的蚁群,他们哭嚎着,谩骂着,忙忙碌碌的打水扑救。

  可他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升腾的火焰和不断点火的人,嘲笑着他们的悲戚。

  这样的情景,让刘襄想起了曾经的渔阳。

  他迫使自己硬下心肠,传令各处守军,就地坚守,不予理会。这明显是想制造混乱,只是佯动,意图不明。

  丑时,有人统领私兵部曲攻打军营,三千俘虏也被人煽动,在营中暴乱。看押他们的八百步卒,被内外夹攻,陷入困境。

  刘襄不得不救。

  虽然,他判断军营那里,仍然不是敌人的最终目的。

  敌人想要的,要么是县衙里面的人,要么是府库里面的钱,要么是这座城池。攻打军营,意图放出县兵,不过是为了增加人手。

  “传令府库,坚守本阵,不得异动。

  传令赵云,密切观察城外动静,如有敌情尽快回报。”

  刘襄站起身来,对身边宿卫说道:“宿卫集结,为我着甲。”他要带着宿卫去救援军营。

  他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这座城池他还没有掌控,不能算作一个整体,他的兵力分散了,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锁环甲穿上身,束甲带一系,疼痛感一波又一波的袭来,他咬牙切齿,心中异常暴虐。

  这些人找死。

  那就让他们死!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