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奇葩的海阳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会高很多倍。

  只要装出攻城的样子,守军就得上城墙,投石机就能砸得他们怀疑人生。

  部队轮流上阵,就能昼夜不停,守军能坚持多久呢?他们每一个人都意志坚定心如铁石?刘襄是不信的,只要有一部分扛不住压力,就能影响到其他人,这支部队的情绪就会崩溃。

  为了节省人力,他准备试试制造配重式大型投石机,对于汉代的技术来说,这个难度并不高,刘襄又不奢求那种能打好几里的超大型投石机,只要能打个百十来步就够用了。

  想到办法,心情就好多了,海阳县城突然就不那么丑了。

  刘襄正要去轻车营找工匠,阎柔带着乌延求见。

  见面后,乌延非常谦卑的躬身行礼:“拜见安平将军,仆右北平乌延问将军安。”

  乌延穿着红褐色的衣服,剃着圆秃的发型,带着朱红色像倒扣的茶碗一样的木帻,特别有喜感。

  乌桓有髡(kun)头的习俗,但不是像契丹那种剃掉顶发的地中海造型,乌桓是全部剃掉,有点像现代那种剃的比较秃的毛寸。而且男女都剃发,女子要到结婚以后才蓄发。

  刘襄忍着笑意拱手回礼,说道:“得见乌延大人,吾心喜之,汝之意,吾已明了。

  吾近日欲建护乌桓校尉部,乌延大人亦可如难楼一般,扩展邑落多聚人马,以使族人生息繁茂。”

  乌延感激的说道:“多谢将军庇护,我部愿听将军调遣,为将军养马放牧。”

  刘襄知道乌延为什么这么谦卑,乌延的部落只剩八百余落了,而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有五千余落,上谷乌桓大人难楼有九千余落。

  他和辽东苏仆延都快被灭族了。苏仆延只剩千余落。

  乌桓、鲜卑族的一个“邑落”,是约有二十几户,一百几十人的聚落。

  这种聚落,为了放牧生活的需要,又把二十几户一个单位分成二、三户为一个单位,分散在辽阔草原的各地。

  凡是汉文史料中表示北狄的几万落、几千落的“落”,就是这种把“邑落“细分为二、三户也即人口为二十几个的帐篷群。

  细算一下,乌延部已经不到两万人了,刘襄是他的救命稻草。

  除去女人小孩,乌延已经把部落中的所有青壮族人都带来了,铁了心的帮刘襄打仗,期待刘襄的支持。

  送走乌延,刘襄叹了口气,原本他打过羊毛的主意的,心里想着拿胡人不要的羊毛织布,大赚一笔,还能牵制一下草原胡人。

  可惜,人家自古以来就会,乌桓、鲜卑、匈奴都会制作毛织物,这是人家的日常用品。互市的时候,牛马、皮革、毛织物是他们的主要商品,哪能轮到刘襄捡便宜。

  想想也对,胡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会制皮,怎么可能对兽毛视而不见。

  是自己无知了。

  刘襄自嘲一笑,打马去轻车营找工匠,跟那些工匠提了提建议,配重式和牵引式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一个是用牵引绳拉扯,一个是挂上配重箱,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工匠试做了几次,配重式投石机就做成了,但是无法超大型化,砲梢和承重轴都承载不了,刘襄也就放弃了,他估计得装备钢制配件才行。

  经过试验,小型化的配重式投石机,发射速度赶不上现有的单梢砲,也没必要换装。

  最后做出来的是七梢的大型投石机,能将三十斤石弹发射一百四十步,四十斤石弹一百二十步,五十斤石弹九十步。

  每架需要操作人员十二人才能流畅发砲。

  刘襄大手一挥,一万民兵协助,一千五百轻车营士卒动手,尽快制作。

  投石机的制作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他可以做点别的。

  比如,去令支搞事情!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