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一章 手腕不高明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凡事有利就有弊,着重培养军队,自己的军略锻练得不错,政治方面就知道以势压人了,有点不够用啊。

  要不,培养几个“女干臣”出来?

  他需要背锅的人才。

  是在寒门子弟之中选几个幸进之臣?还是培养几个跋扈的勋贵或者外戚?要不要提拔几个酷吏呢?

  这些手段都能帮他达到清理世家的目的,可也容易带坏官场风气,这个度不好把握呀。

  他伸手拿过一卷空白的竹简,思考着合适的人选。

  崔奕粗豪,赵云忠厚,周仓是个直肠子,王兴是个技术宅,阎柔、严纲、杨槯镇守在外,都不适合跟世家大族打擂台,其他将校又不够份量。

  关羽倒是个性子高傲,且看不上士大夫的好人选,可惜权谋、威望都有点差劲,。

  勉强推到台前,怕是会被人玩死。

  况且,带兵的武将还是少参与政治比较好。

  勋贵暂时指望不上。

  袁涣低调,甚至都熄了争宠之心,否则他不会允许蔡琰待在书城,与自己分别两年之久。

  也不知道袁滂老爷子是怎么教育他家中子弟的,一个个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其余外戚,曹操本人就是世家子弟,糜竺早就站到了士人一边,甄家两兄弟年纪太轻,扳不动那些世家大族。

  甘氏小门小户,袁术的女儿不能给她兴风作浪的机会,汝南袁氏的能量太大,打压还来不及呢。

  这么一想,自己的外戚不给力呀!

  他是家中独子,也找不到近枝的族人,根本没有真正的宗亲,那些刘姓宗室,难以真正的信任。

  想找几个干脏活的,怎么就这么难呢?

  想了半天,一个名字都没写出来。

  难道只能指望锦衣卫了?贾诩那个惜命的老狐狸,怕是难以指望他正面跟世家大族硬顶啊。

  看样子还得在寒门子弟身上下功夫,提拔几个酷吏,培养几个幸进的臣子。

  就看谁能抓住机会了。

  “召贾诩来见。”他吩咐侍从。

  宫中有宦官,是刘协一朝的老人,刘襄信不过,只安排他们做一些粗使的活计,大部分人在长乐宫的丝绸工坊里面做工,身边是没有的。

  所以,他在正殿处理朝政的时候,还是原来那群浑身疤痕的侍从负责跑腿,在后宫之时,由宫中女使传令。

  贾诩办公的地方离正殿不远,不多时就赶到了偏殿的书房,行礼拜见之后开口询问:“主公有何吩咐?”

  “抓了多少人了?”

  “四百七十五人,押在长安诏狱、廷尉诏狱和左右都侯狱。”

  刘襄点点头,分别关押不是因为装不下,而是需要廷尉府和卫尉府的人手帮忙审理桉件。

  催促道:“士人联名劝进,登基大典不远,我会向后压一两个月,你要加快抓捕和审讯的速度。”

  贾诩面露苦色:“启禀主公,抓捕不难,可审桉的人手不足,结桉的时间不够用。”

  刘襄理解他的难处,自己要求锦衣卫必须收集实际的罪证,不许构陷,因为这是他亲自下场,关乎名声和民望,不能玩那些莫须有的套路。

  审理慢,在意料之中。

  “我会命夏侯兰和满宠带人协助审理,加快速度吧,登基之前必须处理干净。无错更新@”

  “末吏遵令!”

  釜中囚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