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浮气躁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可算是能见着外舅了。”刘襄微笑着调侃。

  蔡邕并不是古板老头,闻言哈哈大笑:“哈哈哈,贤婿啊,书城事情忙碌,老夫脱不开身呀,这许多书籍,还有不少的孤本,离不开我啊。”

  看样子活得挺滋润,精气神不错,比在洛阳那会年轻了好几岁。

  “外舅要注意身体,不可过于劳累,书院不是有很多学子加入了秘书监嘛,繁杂琐事,交给他们便好。”

  “贤婿不必挂心,老夫身体康健,神清气爽,无碍的。此次前来,是有正事相谈,陈留边文礼来府上拜访,陈公台和张孟卓想投奔于你,但又有些顾虑,想走老夫的门路。

  这件事得跟你说一声,老夫该如何回复他们?贤婿有何想法?”

  “容我细细思之。”

  刘襄其实没有近期拿下兖州的打算,他在等着长安生变,趁乱夺取三辅,在此之前,不想节外生枝。

  可人家来投,不好拒之门外,否则,以后谁还会主动投靠呢?

  现在袁绍被张辽和刘宠盯住,短期之内掀不起多大的浪花,袁术南边跟九江刘邈,丹阳周昕相持,北边跟曹操对峙,也是难以他顾。

  曹操要应付袁术和刘表,分不出多大的力量支援兖州。

  接受陈宫和张邈的投靠,顶多和老曹的偏师干一架,战争规模应该不会太大。

  不影响正事。

  念及于此,开口说道:“兖州三郡的士族,要把田地卖给我,私兵部曲不能超过三十人,若他们不能接受,便不用再谈了。”

  “行,老夫就这么给他们回话。”

  蔡邕得到准信,当即就告辞而去,书城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呢,那么多的书籍,需要整理、抄录、校对,要不是边让面子大,他才懒得理会别的事情。

  这老头是一心徜徉书海了,也好,总比拉帮结派干扰政务强。

  书城已经成了他治下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祭酒袁滂,都督卢植,监令蔡邕,以及郑玄、刘洪等等五经博士,都是不关心政务,也没有其他权利,只在书城里面修书、授徒。

  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大儒、名士,他们不投靠刘襄,不要官爵、俸禄,只在书城里面帮忙。

  比如打着辩经的名义,来了就不走的孔融。

  以修书的名义,进入书城的大儒宋忠。

  郑玄的弟子崔琰、毛玠。

  蔡邕的弟子阮瑀。

  避乱冀州,被蔡邕邀请,进入书城的王璨。

  等等等等。

  虽然没投效自己,但能不为别人所用,就算养他们一辈子,那也是划算的,况且人家还自掏腰包,不需要他花钱。

  其实,这里面有好几个人才,刘襄在打着他们的主意。

  从长计议吧,过于心急容易把人吓跑。

  但不包括祢衡。

  这位是孔融的忘年交,今年二十岁,打着要帮孔文举舌辩群儒的名义,来到书城的狂士。

  可不敢惹他。

  万一裸奔过来骂自己怎么办?

  继续舌辩群儒去吧,那是个美好的事业。

  书城啊,就像一块大磁铁,吸引着名儒、学子,源源不断的来到冀州。

  自己当初的决定,还算明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誉,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慢慢来吧,被书城吸引而来的人才,总有一天会为我所用的。

  刘襄看了一眼装着传国玉玺的朱漆木盒,要是这个东西亮亮相,没准会有一大批人才,立刻便会加入自己的阵营。

  还有被自己征辟,但只是应付工作的秘书郎诸葛瑾,要是给他看看传国玺,诸葛家会不会倾心投效呢?

  荀彧若是知道这个,会不会直接把颖川集团,拉上自己的战车呢?

  很诱人的想法呀。

  不对,不对,他深吸了一口气,把这些念头统统压制下来。

  传国玺能吸引人才,也能吸引敌人,不是现世的时候,至少现在不行。

  自己的心乱了,难以自制,如此心浮气躁,怕是会惹出祸患。

  或许,应该找个长者,开解一下得到传国玉玺的躁动之心。

  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四百一十九章心浮气躁免费阅读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