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

  还有种青铜酒具叫做爵,已经不太流行了,太贵。跟玉杯、琉璃杯一样,世家王侯才有留存,民间很少有。

  刘襄坐在食案旁边胡思乱想,下面的众人已经喝到位,开始要唱歌跳舞了,所谓酒酣耳热,载歌载舞,便是如此。

  刘襄叹了口气,他得去跳舞了,汉代酒宴的礼仪规矩,这叫“以舞相属”。

  主人得起头跳舞,然后邀请宾客接力,直到所有的宾客都跳一遍。舞蹈中还必须有旋转动作,不跳舞或是跳舞但无旋转动作的,都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举个关于蔡文姬他爹的例子。

  曾经,五原太守王智,设宴给蔡邕饯行。喝得开心,王智给蔡邕跳了个舞,这是很尊重他的行为,跳完邀请蔡邕接力,蔡邕居然不给面子,拒绝了。

  王智当场发怒,大骂蔡邕。并向朝廷诬告蔡邕心怀怨恨,对朝廷之前流放他感到不满,蔡邕因此被迫流亡吴地。

  所以说,汉代酒宴一定要守规矩,失礼可是要惹大祸的。

  刘襄怕不跟大伙一起跳舞,冷了众人的心。创业初期,要克服脸皮薄的毛病。

  不管了,抛开脸面,跳就完了。

  刘襄把袖子甩得乱飞,手舞足蹈,一边旋转一边邀请宾客,众人都来相随,一时间群魔乱舞。

  光跳舞不尽兴,还得唱歌。

  刘襄琢磨了一下,得给这些军中将校画画大饼: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唱的是《小雅•彤弓》,说的是王赏赐有功诸侯的故事。

  唱完发现就阎柔听懂了,其他人光知道捧场,在那瞎喝彩。

  这个大饼没画好,但刘襄不能表现出来,他对阎柔点点头,又跟其他人说:

  “接着奏乐,接着舞,吾观诸君风采。”

  众人继续乱舞,没一个跳的好看的,刘襄累了,回去坐下休息。

  终于不用丢脸了,他很高兴的舀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然后,醒来的时候已经第二天了。

  唉~~这酒量,真是一言难尽。

  刘襄伸了个懒腰,听到了骨头的响动,感觉自己的身高还有希望,什么时候才能涨到七尺五寸呢?真急人。

  他可不想和曹老板一样高,还是刘皇叔的身高比较好。

  起身洗漱,吃过朝食,知道众人已回军营,刘襄翻阅卷宗,开始处理安乐之事。

  因有旧例可循,安乐还算平稳,分田举告井井有条。

  豪强地主有恶行者抄家斩首,无恶行者并不相扰。

  这种说法其实就是糊弄人的,什么是恶行?还不是刘襄说了算,哪个世家豪强大地主没有隐匿人口?没有掳人为奴?没有私兵部曲?想找罪名太容易了。

  就算碰到了真君子,人品高洁行事磊落,可刘襄给他的佃户们分田了,有了自己的田地,谁还会去租种他的?

  田地撂荒,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这可是重罪。所以,他要么低价卖掉土地,要么犯罪。

  刘襄的这种说辞,不过是脸面上好看罢了。意思就是告诉大家,他并不是穷凶极恶的人,不会做赶尽杀绝的事,那些被杀的,都是咎由自取。

  这样,能留一些缓冲余地,不会让满天下的人视刘襄为洪水猛兽。

  实际上,他会尽力压缩世家豪强的生存空间,把土地资源向穷苦百姓倾斜,直到跟随他打天下的勋贵集团崛起,那时候,他可能就压制不住了。

  所以,刘襄得做出另一块蛋糕,把未来勋贵集团的目光从土地上引走,给百姓多留点活路。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他们要的,真的不多。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