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拓荒时代的开端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东军屯开荒。那些大宗族,拆散一部分人口,移民去辽东种地,敢反抗的,斩首示众。”

  移民充塞,是安定边疆的好办法,但无缘无故就要对宗族下手,荀彧接受不了。

  “不罪而诛,是为暴虐,不可取也,主公欲取天下,当行圣人之道,怎可做此等大失民心之举?”

  刘襄皱了皱眉,跟荀彧相处了这么久,对于他的理念也有所了解,对汉室是有忠心的,但荀文若心中的汉室,不是那个坐在皇位上的小孩子,而是刘汉正统。

  他的政治追求,是圣人拱垂而治,士大夫牧守天下。

  向往的是刘汉皇室与士人共治天下。

  这家伙适合活在宋朝。

  往日的言行,并不反对刘襄争霸天下,甚至劝谏时候,反而把他往明君上面引导,唯一有分歧的地方,就是对待士族的态度。

  求同存异吧,这世上能有几个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的人呢?想用人,就得有包容之心。

  对于青州宗族的处理问题,刘襄没有过于坚持,宗族的问题真的很复杂,确实不能过于简单粗暴。

  在大军的压迫之下,现在是可以随便肢解,可怨恨会埋在心底。

  “依文若之意,该当如何?放任不管必成隐患。”

  刘襄把问题抛给了荀彧,你反对这么处理宗族,我可以听你的意见,但你得提出解决方法。

  荀彧早有对策:“主公鼓励开荒,凡拓荒成功,视熟田数量赏赐相应爵位,此法实乃良策也,可否鼓励宗族、士人去边疆垦殖?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文若有何想法?仔细说来。”

  “开垦荒地,人力、物力要求极高,且回报太慢,百姓无此财力。现今士人、宗族的土地被大批赎买,手中有大量的钱财,吾以为,不如支持他们去边疆开荒。

  物资转运、安全保障,可由军队提供,若开荒成功,可赏赐相应爵位,土地也不收回,必然会有人动心,也可维护边疆稳定。”

  刘襄琢磨了一下,这不就是中世纪那会的西欧大拓荒运动嘛,由教会支持,贵族出钱,带领农民开垦荒原,为此还诞生了一批的拓荒骑士。

  后来大航海时代的殖民政策,也是这玩意的变种。

  虽然有各种隐患,但好处也多啊。

  “文若此法,确实是良策,但辽东不合适,辽东以军屯为根基,只能以散户移民填补。”

  辽河平原是进入大东北的前进基地,虽然现在还无力开发东北,但战略支点,一直在经营。

  刘襄想了想,觉得朝鲜半岛可以让士族去折腾折腾,就算出现了一批的豪强,陆路出口在自己手里,海军也不是这帮人能玩得起的,就算出现最坏的情况,也在自己的控制之内。

  还能压制一下三韩部落的生存空间,省得那群棒子的祖宗跳来跳去,辽东守备军团有五千人被拖在那里,烦得要死。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可在乐浪郡实施文若的拓荒之法,陆路和海路运输,都可以支持,但有一点,不能带走太多百姓,劳力可以抓捕夷人土著为奴,严禁奴役汉人百姓。

  其他州郡的士族也可以去,只需在将军府录入名册即可,三年免税,以开垦出的熟田赏赐爵位,田税也一并收取。”

  “主公英明。”

  荀彧很高兴,主公能听得进劝谏,向自己心目中的明君又近了一步,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刘襄不知道荀文若找到了玩养成游戏的乐趣,他脑子里还在考虑开发辽东的事情:

  “向辽东移民的政策也不能放松,琅琊分田不要减少份额,没田可分的鼓励去辽东,青州舰队和辽东舰队可负责运送,房屋由官方给他们解决,还有口粮、种子、耕牛,也由官方提供无息贷款,要让他们知道,去辽东,生活会更好。”

  “末吏遵令!”

  深耕广殖,且耕且战,刘襄要越打越强。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