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虞主政冀州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的治所在郯县,刘虞的老家也在郯县,这个封爵就是恶心袁本初,想挑起冀州和徐州的对立情绪。

  刘襄猜测,这应该是刘艾的谋划。

  这个计策无解,针对的是整个势力所有人的人心,哪怕袁绍、刘虞和自己看穿了他的险恶用心,但三人的下属呢?他们又是怎么想的?谁也说不清。

  人一多,什么样的心思都会有,时间一长,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人心善变呀!

  这就是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之一,阳谋,无法破解。

  玩政治的心都脏!

  刘襄发誓,回头要找机会弄死他。

  然后就把刘虞的署衙放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邺县的北城区还在建,得等几个月才能完工,可南城已经不够用了,主要是官衙不够用。

  刘襄的骠骑将军府,刘虞的冀州牧府,赵云的魏郡太守府,还有袁霸的邺县县衙,再加上司煊、贼曹、仓曹、兵曹,以及归属于书城秘书监的藏书宅院。

  一大半的城区就被占据了。

  还有不少自涿县书院南下的学子,慕名而来的士人,南城越发拥挤了,这还是刘虞没开府,没征辟属吏和招募兵卒,否则更挤。

  两座新城,十六万人,忙忙碌碌,估计得到年底才能入住。

  刘虞开始接手冀州政务,当看到二十万民夫在修堤,十六万人在建城,还有五六万人在修路,他都疯了。

  一天一万三千石粮食的消耗,每个月两百多万钱的工钱,要持续好几个月,这还没算各种物料的花费,冀州的赋税又那么低,玩不起啊。

  每天都在欠幽州的粮和将军府的钱。

  粮食是幽州常平仓的,钱是刘襄的私库里面调拨的,合着他一上任就欠了一屁股的饥荒?

  可这些工程又不能停,南城不够用,需要新城区,书城是文教大事,修缮黄河河堤是大功德,修路不用说呀,于军于民都是有大用的。

  冀州四百八十多万人口,五十多万顷田地,可口赋算赋被取消了,上田十税一,下田十五税一,畜牧、渔猎三十税一,大宗交易,三十税一。

  这几年北方减产,今年的田租大概能收到六、七百万石,明年能好一些,改换的水田会增多。

  商税无法预估,波动太大了,去年战乱频繁,没有参考的价值。

  可几个工程完工,就得欠幽州三百万石以上的粮食,欠将军府一千万以上的工钱,物料钱上亿,这可不好办。

  得想想赚钱的法子。

  矿区、工坊、盐铁、瓷器、生漆等等等等,都是刘襄的私产,钱都进了他的私库了,冀州没钱赚。

  刘虞想了半天,最后决定发展民间的布帛丝绸产业,鼓励种麻织布,养蚕缫丝,织造丝绸,以及相关联的刺绣行业。

  他没钱,可有人有钱,领地里不是还有一些士人嘛,他们的土地被收回,但家财还在。

  “来人,给各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