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受限制必然大乱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都沦落到了以物换物的程度,确实影响不小。

  新钱不够,黄金不够,他又不想被董卓的劣钱收割,只能忍了。

  粮食节流方面,禁止外运,禁止酿酒,倒是还没禁止喝酒,前几年粮食丰收,有不少陈酒还在市面上流通,就是价格翻了五六倍,而且还在涨,刘襄觉得能涨到百倍,因为明年他还会禁酒。

  打击私酿酒商势在必行了,所有明面上的酿酒作坊早已停工,现在,得发动百姓举报私酿。

  其实损失最大的就是他自己,他有幽州最多的酿酒作坊和酒窖,自去年开始就停工了,今年酒窖也停止了卖酒,倒是还有一大批库存,得有上万斛酒还在窖藏。

  今年开始要重点查处冀州和并州的酒商,估计他的酒窖库存还能扩大,放不住的可以流入市集,放得住的可以继续窖藏,过几年卖到境外去,估计能赚到千百倍的利润。

  粮食短缺的时代就要到来了,而且随着战乱的加剧,会越来越严重。

  但是,不包括他自己的领地!

  嘿嘿,这就是他现在只禁止酿酒,并没有禁止喝酒的原因,随着水田面积的扩大,粮食终究会像前两年一样,多到吃不完。

  田地多,还没有大族豪强在中间扒皮,官方收入变多,民间结余也变多了,干掉了一个利益集团,剩下的人自然能多吃几口。

  刘襄的治下不是没有士族,无论是投降的还是新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土地都被卡得很死,每年八月秋收之后缴税,缴税时计吏会丈量土地,按人头和爵位查验,只能少不能多,多出来的就要上报。

  然后,缇骑就登门了,最轻的也是罚没多余土地,重的就是抄家灭族。

  不问缘由,不管是不是合法买卖,反正不允许他们有大片的田地。

  想增加土地的规模,只有两种办法,要么立功升爵位,受赏得勋田,要么就去开荒。

  开荒有另外一部黄册记载,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开的荒地,多久养成的熟田,养成之后会根据田地面积封赏爵位,之后并入地契。

  独自出资开荒地,人力物力消耗极大,成功之后当然得给他们赏赐,这是好事,得鼓励。

  刘襄特别喜欢百姓主动开荒,士族开荒他也欢迎,也不禁止田地买卖,但要是敢肆无忌惮的买入田地,那就得死,这就是他的规矩。

  买卖土地的口子,是开给那些碰到沟沟坎坎过不去的贫民百姓,让他们能有个办法周转度日,不是让士人囤积土地剥削失地农民的。

  当然,粮食生意也卡得很死,必须向官府申请经营资格,否则不允许大宗交易。收粮的时候要给农民看官府颁发的符信,若没有,农民举报不法,能分你的家产。卖粮的时候也一样,商人也可以举报不法,也能分你的家产。

  若是双方默认,就是走私,旁人举报不法,能分你们两方的家产。

  这可是幽州新兴的热门行业,在冀州和并州也开始流行,从业人数越来越多。

  所以士人在他的治下活得不怎么滋润,不如原来快活,很多人接受不了这种反差,都举家搬迁了。

  至于会不会死在半道上?

  那谁知道啊,这世道,盗匪横行,死几个人太正常了。

  腊月的冷风吹过,天气越发寒冷,可兖州、豫州却躁动不止。

  桥瑁给各地的士人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借口。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