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三章 董胖子的新发明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不能让他被害。”

  “唯。”

  第二天,朝堂之上,皇帝下诏:

  “赦免刘虞,任命为扬州牧。”

  “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

  “征召名士二十人入朝。”

  “召皇甫嵩回洛阳。”

  “封刘襄为骠骑大将军……”

  诏令很快就被袁涣带回,刘襄麾下几个幕僚传看一遍,觉得这个诏令有实际权力又不会让人太过非议,可以接。

  刘襄却忍不住吐槽:“骠骑将军就骠骑将军,大将军就大将军,这骠骑大将军是董胖子发明的新词吧?朝廷有这个官职吗?”

  他没记错的话,得到两晋时期,骠骑大将军才成为正式的官位,汉朝的时候,这算是尊称吗?

  沮授笑呵呵的劝道:“主公不必计较官职名称,有开府之权,便能名正言顺的分置官吏;有录尚书事之权,便能代表皇帝行赏罚事;领六州军事,我军便可出师有名。董贼很大方了,其他小心思不必计较过多。”

  刘襄默认了,好处已经捞到,确实不用计较过多。

  安平军各部和麾下的官吏倒是没什么大的变动,他以前没有开府的权利,但照样分置官吏,根本就不去表奏,一点都不理会朝廷,一众属下也明白他的意思,他们当的是刘襄的官,不是朝廷的。

  这是安平军的共识,没人提,心里都懂。

  以后,他也不会给属下表奏官职,除非,他不当你是自己人。

  这次诏令,不过是给了个名正言顺的官位权职罢了,引不起什么动荡,各部该干嘛还是干嘛。

  冀州民间的重点变成了改水田、盖暖房,准备明年春耕插秧,他们选代表去参观了幽州水田,产量是冀州旱田的一倍,知道这事以后,百姓动力满满。

  今年安平军来了以后,减赋税、分田地,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虽然粮食减产,可仍然能吃上饭,这已经让他们感恩戴德,准备死心塌地的跟着将军干了。

  发现还有增产的办法,他们觉得好日子正在招手,有幽州做榜样,冀州百姓没什么顾虑,他们羡慕幽州百姓好几年了。

  现在,咱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民间喜气洋洋,充满希望。

  但军中其实有很多不满。

  安平军的士卒满眼都是军功,青州、兖州就在对岸,并州还有西河郡、朔方郡、上郡没有拿回来,可将军却下令止步。

  敌人不怎么样啊,肯定能干翻他们,为啥不让打了?

  没军功拿,不爽!

  为什么大军止步不前?

  粮草不够啊。

  去年的粮食产量减半,今年依然如此,幽州新改的水田,虽然产量比旱田强不少,但因为耕作方式改变,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还有很多田地来不及改造,今年也得趁着农闲继续推进改田事宜。

  加上冀州、并州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战争,消耗了不少的存粮。

  三州之地,九百多万张嘴,得先喂饱他们,余下的粮食,只够在家门口打一打防御战。

  出征就得大面积的饿死人,他狠不下那个心,也没发现千载难逢的战机。

  留一部分兵力驻守边界,其余各军已经调动到产粮地周边就食,为的就是节省一点运输的损耗。

  商队已经动员起来,尽可能的南下购粮,特别是海商,船队已经云集徐州、扬州,那里受降温的影响比较小。

  刘襄已经提示治下的商队,把铜钱尽量花出去,回来的时候只带物资和黄金。

  铸币工坊的新铜钱已经开始向各地运送,各县署衙旁边专门建立置换所,一旦准备齐全,平安通宝就要开始置换五铢钱。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