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四通之地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告,将军府一定会为百姓做主。”

  刘襄决定行刑之后就给百姓分田地。

  一时间百姓踊跃,舆情滔滔。

  刘襄又以安平将军府的名义发招贤令,言:“不拘出身,但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来投,将军府会量才适用。”

  前来投奔人的不多,刘襄也不气馁,他现在势力太小,还没有根基,招贤的事得慢慢来,至少得让人对你有信心,人才才会来投,这事不能着急。

  不提诸事纷乱,刘襄召集崔奕、阎柔议事。

  三人就坐,刘襄拿出舆图,指着潞县说道:

  “渔阳郡治下九县,渔阳县,狐奴县,潞县为上县。只需取了这三县,其余六县旦夕可定。

  现在渔阳、狐奴在手,攻取潞县便是重中之重。

  沽水、鲍丘水南北流通,潞县县城就建在两河之间,水运便利沟通南北。又有大路,东联广阳,西通右北平,地理位置优越,乃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驻兵两千,是为守护通往右北平及辽西的粮道而设,由城关都尉管辖,渔阳太守的令牌印信可调不动他们。

  子安,子明,可有办法轻取潞县?我军新兵众多训练不足,若强攻,损失太大了。”

  崔奕阎柔也在皱眉思索,打肯定是能打下来的,就怕损兵折将,安平军现在可经不起太大的损伤。

  他们的根基还没扎稳。

  三人苦苦思索,一时间都想不出好办法。

  刘襄着急取潞县,一是想在造反的消息还没传开,尽量利用渔阳太守的名头扩大战果。

  二是程志远统领的黄巾势力已成,幽州刺史张勋已经战死,广阳太守刘卫困守蓟县,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待程志远全据广阳,谁知道他会去攻涿郡还是来打渔阳。所以要尽快拿下潞县,防备黄巾东进。

  刘襄想着,能不能避免与程志远交战呢?就开口说道:“可否与程志远结盟,诱他向南?

  冀州张角正与官军对战,他肯定着急南下。

  只是若表现的太强,必会引起他的忌惮,不敢率军而走;若表现的太弱,他怕是会引军来攻,有点难办。”

  崔奕不以为然的说道:“黄巾只是人多,其实并不难打,诱他出城野战,必能一战而定,主公不用忌惮他们。”

  刘襄摇摇头。

  “战争只是手段,没有必要的战斗为何去打?黄巾不是吾等最大的敌人,世家豪强才是。”

  阎柔沉吟片刻,说道:“主公已经平灭黄巾两万余,程志远必视主公如仇寇,吾不看好结盟之事,还是早早做好与黄巾交战的准备吧。”

  刘襄没告诉他们,黄巾军之间也是会互相攻杀的,等张角三兄弟死后,什么黑山黄巾、白波黄巾、河内黄巾、青州黄巾、泰山黄巾等等黄巾军各部,互相火并得不亦乐乎。

  这些说出来也于事无补,而三人没一个是通辩才,擅外交的,与程志远结盟之事只能放弃。

  因新兵众多,也不是出兵的时机,攻打潞县的事情,只能延后了。

  三人又聊了几句训练新兵,维持公审秩序,攻取其他县城的事情,崔奕阎柔就告退了。

  刘襄看着舆图,心有不甘,看样子借用太守名头,扩大战果的想法该止住了。

  信息差这种事,越往后拖风险越大,心中必须要有尺度,不可过于贪婪。

  要谨慎,不能贪功冒进,刘襄知道自己现在底子薄,是经不起失败的,还是稳妥点好,小步快跑,一步一步把路走踏实了。

  不能像黄巾起义一般,初时爆发剧烈,声势浩大,短时间内占据大片地盘。

  但是,却不想着扎下根基,很快就覆灭了。

  刘襄又看了一眼舆图上潞县的位置,以后再想办法吧。

  现在还是先把田分下去,只有把田分给贫苦百姓,刘襄才算有了根基。

  那时候,一两次的失败就无法打倒他了。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