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制甲造船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舰是艨艟、斗舰和楼船,艨艟是十丈以上的快速舰艇,用牛皮覆盖船顶,负责冲击敌方舰队阵型的战船。斗舰是十五丈到二十丈的大战船,船上设女墙,建棚户,以弓弩为主要作战手段,必要时也能打接舷战。

  楼船是主力中的主力,大楼船普遍超过二十丈,建三层城楼,载兵几百到一两千不等,远近皆能,甚至还有投石机,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

  将来刘襄会面对几千艘这三种主力战舰,他不着急建立水军能行吗?除非他不去长江以南。

  幽州的造船技术跟不上汉代的主流,那就只能寻找主力战舰的弱点,针对弱点另辟蹊径。

  弱点就是这三种船型全是平底船,航速慢,不适应海战。

  楼船和斗舰的速度在普通的水文情况下,跟走路差不多,一天也就百十里,按现代的航速算,就是三到五节之间。艨艟快点,最多也就六节。

  所以,他想试试能不能造出尖底桨帆船,利用速度和灵活性玩一玩狼群战术,而且尖底船更稳定,在海战中的适应性更好,就是载重小不适合做货船。

  “知道动物的骨架吗?”他问船厂工师。

  “回将军的话,卑下知道。”

  “船底呈漏斗状,脊椎为船体的主龙骨,前后与船柱相连,肋骨为船肋,主龙骨两侧再加两道旁龙骨,与肋骨相连,旁龙骨之上再加龙筋固定肋骨,这就是船底的主架了。剩下的跟平底船一样,覆盖船板,勾缝防渗水,分隔舱室作为水密舱。”

  工师按照刘襄的说法做了个两尺多长的船底框架模型,跟个尖底的长条编筐一样。

  他觉得很别扭,这种船不会沉吗?稳不住吧?

  可他不敢说出来,自己等人造不出战船,他们都知道将军心中不满。

  刘襄没理他,继续说道:“船头尖挺,船尾收窄,长十丈,宽一丈六尺,双桅杆,前桅横帆,后桅纵帆,船体两侧安装披水板,可减缓横移稳定船身,设一橹和十对划桨。可能做到?”

  工师想了半天,十丈船是能造出来的,十五丈的货船他们已经造了不少了,可尖底船让他觉得别扭,而且船只太细了,龙骨吃力太大,他犹豫的回道:“将军,十丈船能造,只是这船比艨艟还细,龙骨怕是经不住力,容易断裂,且船底这么尖,真的不会侧翻吗?”

  “重心在主龙骨这里便不会侧翻,两侧必须对称,造平底船的时候,也是要在中轴稳定的,这是一个道理,明白了吗?”刘襄想讲一讲不倒翁的原理,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只好拿平底船做例子。

  船厂工师当然知道平底船是怎么稳定的,可造船还要让龙骨“忠心”?这死物怎么忠心?

  或是有什么别的说法?还有那对称之语,也是前所未闻啊,不知道是不是两边一模一样的意思?

  见他眼神迷茫,欲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