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走神引起的脑补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狗肉已经掉到了二十钱,羊肉三十钱,牛肉和禽肉还是贵,一个要耕地、拉车,一个产肉少。

  原本高价的鱼肉,现在因为近海捕捞和池塘养鱼的发展,小咸鱼已经便宜到了几钱一斤,可因为无法冷藏运输,鲜鱼的差价极高,河边、海边超级便宜,百里以外就得翻倍,再远更贵,越远越贵。

  这个问题,反正刘襄解决不了,他也懒得花心思去解决,商人自己就能想出办法。慢慢来吧,才吃饱几天呀,能偶尔吃顿肉改善改善伙食就不错了,天天大鱼大肉的生活,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可满足不了。

  难楼一提商队的事情,刘襄有点走神,当初只是为了拉拢军心,应付与胡人的互市以及充实那些抄家得来的商铺。现在已经成长为幽州的经济支柱,那些军属商队的分红就能支持他供养几万大军,更是勾引得民间参军热情极高。

  乡中的民团训练热情也很高,很多乡里的民团已经开始训练正卒的阵战和金鼓旗号,就是为了选兵的时候比别人更有优势。有些家境殷实的已经在官办马场报备买马,孩子从小就开始练习骑射。

  武德充沛啊。

  幽州的战争潜力一天比一天厚实,再过几年,随便从乡里拉出个民团都比别人的郡国兵精锐,敌人会不会很绝望?

  敌方的谋士绞尽脑汁的调走了安平军正卒,兴高采烈的派兵偷家,结果发现幽州种地和放牧的百姓都比他们的正规军能打,他们会不会很抓狂?

  那就好玩了。

  最卷的其实还是军属家庭,不但在商业上卷,人口上也在卷,如果家中子弟受伤、阵亡,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用其他兄弟替补入役,听说人丁单薄的,都在努力生孩子,很多家庭都已经在收义子了,因为他们的将军不收独子从军,所以要准备好备胎。

  先军思想开始成型。

  刘襄知道军政府体系有很多弊端,但是,打天下的时候,军政府的效率最高,战力也是最高。

  军队优先,战争优先,只要控制好战争烈度,不出现大规模的阵亡,军政府真的很好用,等地盘大了以后再转型吧。现在,先壮大己身再说。

  刘襄在上首开小差,坐在下首的难楼不知所措了。

  他心中嘀咕,这安排商队的事,这么难的吗?将军要考虑这么久,还是说自己的贡献还不够?

  可还能给什么呢?全部青壮都出来打仗了,绝大部分的缴获都上交了,今年遭灾,马匹牛羊冻死了很多,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东西了。

  难楼在忐忑不安之中挣扎,绞尽脑汁的思考还有什么能搏取将军的欢心,他不敢有丝毫的反叛之心。这三年多,他眼睁睁的看着安平军在这位的带领下极速壮大,以冠绝幽州的渔阳营铁甲突骑为基础,一步一步成长到北境无敌的存在。

  面前的这位虽然看起来温和有礼,但他可是诛杀鲜卑单于,攻灭王廷的天下名将,借自己八个胆子也提不起反抗之心的。

  可乌桓人穷啊,还能拿出来什么呢?

  听说,当初乌延是倾尽全族男子为将军打仗,随着安平军攻下了辽西郡。

  那个鲜卑人轲比能也是带着全族青壮随将军南征,硬碰硬的跟北军搏命。

  或许,这次就是将军对我部的考验,扫荡东鲜卑部族老弱的任务太轻松了,得在对战他们主力的时候好好表现才行。

  好日子谁都想过,人家能用命拼,我也能。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