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一起造反吗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呐。”

  这就是胡说八道了,宗亲封王也只会封一郡之地,哪有封一州的道理,又不是汉初刘邦那会。

  刘襄敷衍的笑了笑:“仲颖兄吉言,要是能捞个燕王当当,余愿足矣。”

  两人打了一番机锋,平叛之事谁也没明说,南匈奴人更是提都没提,在他们眼里,南匈奴的战力太过拉胯,剿灭这帮叛贼,只有想不想,没有能不能。

  之后又聊了几句闲话,怀念了一下在凉州并肩作战的日子,刘襄设宴款待,董卓喝得酩酊大醉。

  其实,在董胖子提出联手之时,他心动过那么一刹那。若是凉州兵沿黄河东进,幽州兵出太行西行,河道封冻,洛阳周边的关卡形同虚设,两面夹击之下,未必不能攻克。

  董卓比自己实力弱,掌控洛阳的机会就在眼前,可一想到此事之后必定被群起而攻,他立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打不过关东世家的联合,这个馅饼有毒,他不敢咬。

  洛阳是死地,不能踏进去。

  他甚至比不上董卓。

  董胖子能往西边撤退,他不能,他的根基在幽州,一旦大军困在洛阳,老窝就得丢,安平军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会被生生的耗死。

  历史上董卓在没有大败的时候就退回了长安,怕的就是无休止的消耗,如果嫡系部队耗损太大,收编的各路军队就得造反,洛阳周边的士人、黔首都会反他。

  董卓经不住,刘襄更经不住。

  洛阳周边上百万人,分田分产业的手段根本玩不了,哪有那许多东西分给百姓?就算分了,在大军环伺之下也没有多好的效果。分田是需要时间发酵的,短期内的效果有限。

  还不到时机,不能成为众矢之的。

  董卓第二天酒醒之后就走了,来得果断,走得利落,不愧是能够祸乱天下的人物,真的很有魄力,他那个痴肥的体型是胆子给撑大的吧?

  “董君,加油,时代的大幕就等着你去拉开了,我会在精神上支持你的,等你去后,我一定会继承你未竟的事业。”

  刘襄默念送别之词,这种为王前驱的勇者,一定要保持尊重。

  严冬还在继续,气温一天比一天冷,这种气候很罕见。虽然低温能够杀死绝大部分的虫卵,明年的虫害肯定变轻,但开春不能及时回温的话,春耕就会受到影响,粮食必定减产。

  若是秋季降温太早,产量还得降。

  刘襄招来正在整理农事记录的范贤,询问明年开春的准备,以及自己的担忧。

  范贤沉吟了半天,农事就是看天吃饭,气候问题他能如何?思来想去也没想出解决的办法。

  “主公,若开春回温不及时,就只能推迟春耕,在仲春之时加快翻地播种的速度,抢夺时间,并在秋季预备人手,卡在下霜之前抢收,或能保证田地产量。”

  这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了。

  刘襄总不能推广大棚育苗技术吧?到哪找塑料布去?

  要是用暖房育苗的话,也不知道成本能不能控制得住。

  “子明,若是建暖房事先育苗,回温之后直接插秧,你觉得可行吗?旱田我不知道,但水田应该可以的吧?”

  范贤没见过暖房,但他知道温汤种菜,冬天在温泉旁边种菜的事情,古代早已有之,他觉得应该是这个道理吧?

  可他只是知道,完全没有见过,犹豫的说道:“主公,吾没见过,不知该怎么做,听说靡费资财,产出有限。”

  “试过才知道,这是你们实验田明年的主要任务。现在就给你拨一间房屋,搭建炉子、火墙,规模小也花不了多少钱,吾少做一件新衣服就够你们用的了。”

  能不能行,成本高不高,做过之后才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土、气温、光,除了阳光不能解决,其他的都能人为做到。

  试一试吧,看看能不能成,小冰河期已经来临,必须想办法解决北方农田减产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