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 好消息接踵而来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和几十万民兵的视线之内,没人敢于反抗。

  境内粮食丰收,道路稳步修建,工坊持续扩大,一百四十万冀州移民和辽东的大片土地,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

  还有两个极好的消息传来,水锤试做成功,在土垠南部两河交汇的河道,起水坝加快流速增大水力,沿岸十里建立四十处水轮,每个水轮可带动重锤十二柄,工匠轮流运作,一日夜可冷锻甲片九千六百枚,加增了巧手匠人和髹漆匠人的数量,每月可产冷锻甲一百五十余套。

  可惜幽州地处北方,只有六个月的丰水期可以达到全部产能,将近四个月的枯水季,只有六成产量,两个多月的封冻期就只能人力锻打,一个月也没几套出产。

  去年只有六百套库存,将作监的工官预计,今年可产冷锻甲一千两百套。

  刘襄回文,命令开河之后,骑兵甲胄和马铠一同制作。

  另一个好消息是探矿队集体踩狗屎了,军都山发现金矿、铜矿,相临的西山发现煤矿矿脉,渔阳东北的燕山之中发现银、铅伴生矿。真不容易啊,军都山探矿一年半,渔阳更是探查了两年多,终于有回音了。

  派人开采什么的,不用他说,将作监早已办好,厂区矿洞都已经建立完毕,就是矿工有点不够用,影响了开采速度。

  刘襄回文,让他们耐心等待,军队会给他们带来充足的人力,并下令将作监建立铸币工坊,开始铸造平安通宝,钱重半两,以铜六铅三锡一的比例,让铸币匠人探索美观且耐磨的配方,所铸钱币封藏府库备用。

  铸币是一定要提前开始的,现在是中平四年,公元177年,灵帝还有两年就要挂了,董卓上洛之后,最晚会在190年大肆铸造劣质钱币,疯狂收割各地的财富,这一波直接把大汉的钱币体系打到崩溃。

  刘襄会在灵帝死后,劣币涌现之前,在幽州推广新币,稳定自己地盘上的货币体系,至于用劣币收割其他地方的办法,他不能第一个挑头,太招人恨了,不但会被围攻,满天下的百姓都得恨他,得不偿失。

  金融战争不是这么玩的。

  董卓就玩脱了,废立皇帝什么的,百姓才不关心呢,可他又是铸劣币又纵兵搜牢,弄得满天下的人都想他死,结果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死胖子缺少金融观念,也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这个馊主意,应该不是他的长史刘艾,也不可能是贾诩,至于是不是李儒,刘襄不知道。

  李儒这人其实没有什么才干,也不是董胖子的谋主,他是少帝刘辨的郎中令,190年才投入了董卓的阵营,奉其之命毒死了已经被废为弘农王的刘辨和何太后,除了这个功劳之外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事迹,更没有出过什么高明的计策。

  董卓前期的谋主一直是长史刘艾,上洛的一系列谋划,都出自此人之手,直到董卓毒杀少帝,秽乱宫廷,作为宗室的刘艾才转换阵营,站到了汉臣的队伍里去,后来经历李郭之乱,曹操挟天子,他一直混迹其中,不显山不露水活得游刃有余,最后还得了个善终。

  这可不简单,遍观西凉一系,能与他比的,只有一个贾诩。

  刘襄在冀州没抓住他,在凉州也没见着面,刘艾始终在安定驻兵,守着董卓大军的后路,挺可惜的。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