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一章 克复散关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的美誉。

  刘襄在观察着地形,孙坚已经带人冲上了关墙,张郃在北面攻的很凶,云梯已经怼到了墙边,士卒正源源不绝的冲上关墙,还有飞梯辅助,羌人正在艰难抵抗。

  南边的兵马一到,羌人就先慌了,床弩开始压制崖砦,孙坚领人扛着飞梯就上了,冲车都没推到门口呢,云梯也跟不上他们的速度。

  看着特意带来的烧戈的脑袋,再打量了一下正在激战的关城,刘襄撇撇嘴,现在确实不是劝降的好时候。

  用长杆挑起头颅,兵卒在关口喊话:“烧戈死了,烧戈死了。”

  权当干扰敌军吧。

  这种时候停战劝降,那是脑残才能做出的决定。

  关墙之上两军兵卒杀做一团,刀劈斧剁,手戟翻飞。孙坚左手持盾,荡开一杆刺向他的长矛,顺着矛杆纵身前扑,右手的长刀已经捅进了敌人的肚子,他翻腕一搅,对方六腑俱碎,嘶声痛呼,被他一脚踹开,战刀顺势拔出,豁开的肚皮肠肚外露,血浆喷涌。

  他大声呼喝:“盾阵,结盾阵。”

  登城的兵卒铁盾联结,占据了一段城垣,后续不断有人登上关墙,人数越来越多,阵型越来越密,优势越来越大,羌人慌乱的向南关增兵。张郃的压力骤减,冲上北关的兵卒更多了,羌人首尾难顾,左支右绌。

  南关的云梯终于架好,又多了两处通道,云梯比飞梯可好爬多了,士卒手持铁盾,口衔战刀,顺着梯面冲刺而上。

  井蘭上的弓弩手不断的放箭支援,羌人终于被压下了关墙,汉军士卒不急着冲下登城道,他们顺着山壁通道登上崖砦,要彻底剿灭敌军的弓箭手。汉军弓弩手登城,居高临下,弓弩连发,企图顽抗的守军被一一射杀。

  战斗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关内残敌全部肃清。

  散关克复。

  一千守军战死了六百余人,三百多人被俘。

  攻打关南的部队伤亡不大,只有百余人,北关战斗的时间长,攻城的压力也大,伤亡了一千四百多人。

  士卒开始打扫战场,刘襄进入散关署衙写报捷文书。他口述,范贤执笔,辛辛苦苦的练字,不如直接找个写字好的,这个办法太美妙了。虽然征辟范贤为典农从事,但凉州哪有让他们种地的机会,先跟在他身边做些秘书的工作吧。

  捷报还没发出去,刘襄就接到了两封信件。

  一封是袁滂的,从褒斜道绕了一大圈,路上花费了很长时间,是诏安张修之事的回复,信上说别部司马是小事,可以自决,但张修身份敏感,已经上表陛下,需要等待朝廷批复,先暂时随军,由刘襄管辖。

  这个态度是不想担责任啊,那故道县就先留着不打了,战事没结束,真有什么事的话,他手握大军也能有个转圜的余地。

  第二封是董卓的求援信,韩遂十万大军攻打陇关,他只有不到两万人,形势不妙,需要发兵支援,还特意点名,需要幽州突骑驰援。

  这死胖子疯了,想屁吃呢。

  原本还想派兵支援他一下,现在,滚一边子去吧。

  董卓的求援信是在陈仓转送的散关,发往长安的应该也快到了,袁滂的态度猜不出来,为了防备万一,刘襄又写了一封救援陇关的建议,和捷报一起,快马发往长安。

  建议很简单,让董卓正面吸引韩遂的大军,他统帅一万骑兵走祁山道,抄敌军的后路,只要速度快,必定能够出其不意。

  能不能赢不知道,反正他不会把骑兵交给董卓。

  刘襄麾下的军队已经有步卒三万八千,骑兵一万,还有益州友军六千人,是三辅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

  他这个幽州的造反头子,现在要带着长安三辅最大的军团,去打凉州的反贼首领了。

  真讽刺。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