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南下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效果不佳。”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现在用兵的重心不在东线,能防住就好。

  他提笔回文:“打造战具,谨守城关。”

  除此之外,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了。至于给阎柔的回信,也只是廖廖的几句话,夸奖鼓励了一下,没什么实质的意义。

  九月二十,严纲回军,六千步卒参与整编,民夫大队向安次县迁移,渔阳郡的随军民兵领了赏赐开始归家,刘襄下令右军都尉杨槯,路过渔阳之时,顺路押运过冬夹袄和新制造的武器甲胄,来涿县整编。

  骑兵在城外大营修整,八千多匹战马和精选出来的三千匹驮马,正在用心喂养,为南下巨鹿积蓄体力。

  俘虏甄选完毕,世家豪强子弟两千余人被贬为奴仆,送到各处矿场,其余人等赦免罪过,放其归家,与家眷一起安排屯田,一应所需,安平将军府提供无息贷款。

  刘襄还给他们找了挣钱的门路,雇佣他们给大军制作冬衣、布履、飞梭、战具。

  飞梭经过实战检验,要大规模制造囤积,规格也经过统一,长七尺,矛尖用铁一两半,尾部加装尾翼,总重一斤八两。

  投矛兵正式成为安平军在役兵种。

  九月二十一,赵云回来了,跑死了三匹马,带回了一封信。

  信是张梁的,看样子,张角已经死了。

  信中约定,与安平军结盟,共抗官军征剿,还画了个大饼,称刘襄为神上使,幽州大方,等到推翻汉庭,夺取天下,必定得封王侯。

  刘襄不屑的笑笑:“离死不远了,还来忽悠我,当我是傻子吗?不过互相利用而已。”

  说完看着赵云说道:“子龙辛苦,快去休息吧,明日出兵南下,必定星夜兼程,吾还需要子龙冲锋陷阵的。”

  夏侯兰没来,刘襄也就略过不提,怕伤了赵云的面子。

  赵云瘫坐在左侧的案几旁边,喝了几口水,算是缓过了劲来,开口说道:“启禀主公,黄巾兵势极盛,若非衡若言辞犀利,此次出使难以功成,他现在留在黄巾军中,作为联系两军之人,某先赶回来送信。”

  这是给好友请功呢,刘襄顺着他的话题说道:“夏侯衡若能担大事,立大功,待到见面,吾必定重谢,这般大才也是一定要重用的,我军尚缺一员军正丞,子龙觉得夏侯衡若可愿屈就?”

  赵云恭声说道:“全凭主公决断。”

  “子龙好好休息,明日兵发巨鹿。”

  赵云下去休息了,他是真的累坏了,从常山兜了一圈,又着急赶回来,骨头都跑散架了。

  九月二十二,辰时正,六千骑兵出营,八千余匹战马,三千匹驮马,卷起漫天的烟尘,在如雷的蹄声中,向南行进。

  大军自北新城出幽州,走太行山东麓大道,绕过蒲阴、卢奴,直扑真定。在真定转向东行,过下曲阳进入安平国的阜城县,在此地转向南行,绕过唐阳、经县就到了广宗的地界了。

  此行绕了不少路,全程八百四十里,刘襄的大军星夜兼程,走了六天才到。

  广宗这地方,位于漳水和清河之间,是一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单一,是巨鹿郡、安平国、清河国、魏郡的交界之地。

  它东面不远有座桥,叫做界桥,就是公孙瓒和袁绍决战的地方。

  单看地形,真的不是什么兵家必争的险要之地,倒是挺适合开荒种田的。

  董卓的大营就位于广宗南方三十里处,两片营地互相依托,又互不干涉。

  西面的军营驻扎着凉州兵马,董卓此时就在中军帐中发脾气。

  “皇甫义真已到兖州,过不了几日,老子就要滚蛋了。兵败受辱,下场好不了,一帮子蠢货,连些许蛾贼都打不过,要你们干什么吃的?”

  下面一众将校闷头低首,不敢出言。

  董卓郁气难消,一脚踹翻条案,高声喝到:“明日出兵,胆敢后退,一律斩首,区区蛾贼,一帮子土鸡瓦狗,怎能挡住西凉铁骑,尔等要奋勇向前,否则,别怪某家翻脸无情。”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