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折腾不舒服斯基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说道:“子龙,吾有件大事相托。”

  “请主公吩咐。”

  “吾想请你出使黄巾,能见到张角最好,不能的话,见张梁也行,跟他言说,我军愿助他破敌。”想了想,又跟赵云解释道:

  “北军精锐正在巨鹿与黄巾军相持不下,董卓虽是领军之人,恐怕难以折服他们,否则便不会接连败阵,这支部队可是在几个月前,打得黄巾难以还手。皇甫义真正在率军北上,他一到,北军各部必然归心,黄巾败亡不远。”

  刘襄深吸了一口气,凝重的说道:“黄巾败亡,下一个就是我军,皇甫嵩携大胜之威,提兵北上,其势难挡。吾欲借黄巾军之力,在巨鹿重创北军五营。子龙为我出使,说服张氏兄弟,联手抗敌,黄巾的压力也很大,他们应该能同意。”

  赵云也觉得任务艰巨,沉吟一番,恭声说道:“末将愿为主公出使,只是赵某笨口拙舌,怕耽误主公大事,可否请善言之人相助?”

  刘襄很无奈呀,他要是有人可用,会让赵云出使吗?

  叹了口气,很是惆怅的说道:“吾找不到擅长舌辩之人,难以相助子龙行事,子龙可有人选?”

  赵云斟酌了一下,回答道:“某有一个相好,亦是常山真定人,名叫夏侯兰,表字衡若,他精通律法,时常与人辨论,口舌犀利,某想去寻他相助,主公意下如何?”

  刘襄还真知道夏侯兰,赵云传里面有提到过,与赵云少小相知,是曹老板麾下将领,博望坡之战的时候被赵云俘虏,推荐给刘备,做了个军正,全称是军正丞,就是军法官。

  “吾名声可不好,他可愿相投?”

  赵云自信的说道:“主公乃汉室宗亲,仁德恩义,实为明主,夏侯衡若自诩怀才不遇,某定能说服他投奔主公。”

  刘襄点点头:“子龙举荐的贤才,必定是错不了的,只是出使黄巾,时间很紧,怕是没功夫见他,那夏侯衡若不会怪我失礼吧?”

  “主公不用担心,某星夜兼程赶回真定,携了衡若,直接去找张氏兄弟。夏侯衡若自诩大才,就让他先立个功勋,让主公验验成色。有才而不得用,他心里早已不忿,主公托付大事,他必定甘之如饴。”

  “如此,就交托子龙了,吾等你的好消息。”

  赵云也不啰嗦,说走便走,取了代表身份的文书,带着刘襄写给夏侯兰和张角的信件,选了两匹马,就直接奔常山真定而去。

  临走之前,刘襄又交待他将家眷迁往幽州,常山国不安定,今后几年战乱频发,不是生息之地。

  赵云深表赞同,决定这次回家就告诉兄长,让全家迁来幽州。

  见赵云同意,刘襄去了一块心病,历史上赵云就是因为长兄过世离开的公孙瓒,不管这是不是借口,他都要打上布丁。

  “就算你兄长真的过世了,你也要在待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刘襄是不会像公孙瓒那样,放走赵云的。

  解决了这个猛将兄的隐患,他又想起另一个猛将兄。

  关云长,忠义无双?

  刘襄坏笑着看了看刘备的母亲和张飞的父亲。

  一个多月之前,缇骑就奉命寻找他们了,结果,直到占领涿县,才在城里找到他们。

  刘备和张飞的家眷,大大小小三十多人,刘襄认为这些人经历战乱,身无余财,难以生存,实在是太可怜了。所以,一定要把他们送到了忠义无双的关羽身边。

  他倒是要看看,关羽会怎么对待这些人,是弃之不顾,还是像对待自己家人一般,奉养他们。

  可关羽是个一钱都没有的穷光蛋,真的想要奉养他们的话,又要怎么养活这么一大帮子人呢?

  不会是去贩枣吧?

  那就有意思了。

  关羽要是真这么干的话,刘襄绝对不会限制他的自由。

  为了好好看看这场大戏,他在蓟县选了处大宅,准备送给关羽,这些人也会专门派兵送过去。

  考验人性的时候来了。

  关羽,关云长,让我看看你的品性吧!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