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七章 黔首的命不值钱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的,就不知道什么样了。

  三四十斤的石弹,故意只烧硬了外壳,从高空砸下,一定会碎,就是为了防备敌军再次利用。

  刘襄没想过用投石机砸破城墙,能破坏女墙和城垛就行。

  虽然汉代的城墙都是夯土建筑,很少包砖,但是最少六七米厚的土墙,也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被砸破的,投石机又不是火炮。

  电影里面一颗石弹砸塌城墙的镜头,都是艺术夸张,不能信的。

  刘襄心说:这么个命中率,有得等了。

  但城上的守军可不这么想,第一个城垛被砸碎的时候,他们就慌了,争先恐后的往城下跑,却被躲在登城道上的督战队,一顿砍杀,又给逼回了城垣。

  似乎这群人,就是放在那里,等死的。

  看着城上的乱象,刘襄很疑惑,温恕打得什么主意?放在城上的这批人,更像是来送死的,他们都不还手。弓箭够不到,可以用床弩、投石机对射呀,就算器械不足,可以出城破坏敌军的攻城器械啊。

  什么动作都没有。

  故意让他多杀点人,让城中百姓都恨他?以达到同仇敌忾的目的?

  这么做,杀敌为零,自损一万啊。

  军中士气还要不要了?

  容易崩溃的。

  刘襄满心疑惑的问身边的赵云:“子龙,温恕的防御策略,是要我军多杀伤城中青壮,让百姓都恨我们?”

  赵云沉吟一番,回答道:“主公多虑了,那些世家子,眼中没有黔首,他们不在乎死多少人,只要手中的部曲还在,百姓反抗不了,只能任其驱使。”

  一帮子草蛋的玩意。

  都该死。

  看着城垣上痛苦挣扎的守军,刘襄愤恨难耐。

  可这里是战场,胜者生,败者死,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怜悯。他是安平军的领袖,他要为麾下的将士负责,他不能为了自己那点廉价的同情心,就束缚将士们的手脚。

  那是自掘坟墓。

  七梢砲仍然在抛射石弹,涿县守军继续等死,刘襄必须硬下心肠。

  慈不掌兵的道理,他懂。

  战争就是战争。

  “命令民夫填河。”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敌军不还手,那就要把握战机。

  橹车、轒輼车前移,弩手掩护。

  鹿车、平车、肩抗、手抬,一队队的民夫运送装着沙土的麻袋,直扑护城河。

  填河很顺利,涿县守军看到了,但他们还不了手,也似乎不想还手。

  “这是铁了心的,要打肉搏战了,温恕在城里等着咱们呢。”看着守军的作态,听了赵云的话,想起史阿对城里的描述,刘襄觉得自己看穿了温恕的心思。

  赵云自信的笑道:“肉搏拼杀,他们更不是对手。”

  刘襄点点头:“填平护城河再说,先灭了城外的军营。”

  他可没忘记真正的目的,东南两面的动作,其实只是佯攻。

  留下骁骑、越骑盯住东门,六千护军营步卒盯住南门,民夫继续填河。

  刘襄的大军向城北移动。

  涿县北门到桃水只有三里,这处战场的面积很小,车营立阵之后,距离敌军营地只有一里多点。

  王兴在车营中等待,等待着敌军的两面夹攻,他想大显身手,打出车营的威名。

  可惜敌人不配合。

  直到刘襄大军的到来,北城的守军都是一副天荒地老也不出城的样子,城北军营也是一副动一下算我输的态度。

  他们抱定决心,死守营寨,要跟安平军肉搏决胜负。

  可惜,他们迎来的是一堆一堆的石弹。

  二十架七梢砲的四十斤石弹,砸不破城墙,砸碎木质寨墙还是没问题的。

  一百五十辆单梢砲车,撒了欢的抛射石弹,一斤、三斤、五斤的石弹,变着花样的砸下来,铸铁重盾根本挡不住。

  没了盾阵,怎么应对弩手呢?

  这是个大问题。

  弩箭攒射,飞梭漫空,谁说打仗就得肉搏。

  汉军的传统手艺都忘记了,温恕真心不通军略。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