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却胡虏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向往霍骠骑风采。总有一天也要北伐胡虏的,子龙,史阿,那时候,你们也会随军,不必羡慕别人。”

  赵云和史阿喜笑颜开:“愿随主公北伐胡虏,平定边患。”

  “别激动了,都去休息吧,吾也要休息了。”

  “唯。”

  赵云和史阿去休息了,刘襄拿起帛书,又看了一遍,开始写回文。

  第一封是封赏:“护乌桓校尉阎柔,北击胡虏,劳苦功高,晋升军爵左庶长,任命为辽西太守,兼领护乌桓校尉部。部下兵卒按军中条例封赏。”

  第二封是调令:“征辟阎志为军司马,调护乌桓校尉部一千胡骑,由阎志统领,于中军听命,令到起行。

  征辟轲比能为别部司马,本部邑落迁入关内,于辽西郡放牧,由阎柔监管。本人率鲜卑突骑到中军听命,令到起行。”

  把轲比能放在眼皮子底下,刘襄才能安心,若真的忠心投靠,就用他率领鲜卑骑兵,若三心二意,就让他战死沙场好了。

  写完回文,又通盘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错漏,就在暖阁的软榻上胡乱歇了。

  眼睛一闭一睁,天就亮了。

  刘襄还是感觉困,但事情还有很多,容不得他偷懒,只好起身。

  早上第一件事,送信。

  六封公文命人分队去送。

  封赏阎柔,征辟阎志和轲比能的公文,派谒者去。

  其余的都是缇骑去送。

  送信的人奔赴各处,刘襄也要忙碌了,今天放告、招募民兵的告示已经命人去城内外宣读。

  按以往的经验,应募从军的人要慢一些,告状的人群会先一步到达,招贤令就不知道了,这种最慢,也可能没人来。

  先准备审案吧。

  刘襄真觉得审理民间案件没什么难度,杀人放火的毕竟是少数,在汉朝这个宗族社会,这种案子大多到不了署衙,族中老者就给判了,杀人者死呗,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告到署衙的,大多是经济纠纷和被人欺压。

  这种案件,只要秉持公正,并不难办,强者欺负弱者,多明显啊。弱者欺压强者的事情,在这个尚武野蛮的时代,那是找死的行为。

  等待期间,所有遒国官吏都被叫到大堂,挑出几个书吏记录,其余人旁听。

  宿卫都不用吩咐,自觉的充任差役,这套流程他们都熟了。

  刘襄在条案后面翻阅卷宗,认为判罚正确的,就留在左手边归档,冤假错案就放在右手边,准备找后帐。

  他每往右边放一卷竹简,遒国的官吏就哆嗦一下。

  这位杀星的脾性已经传遍了,最好杀人,还好罚人做苦役,反正不能安安生生的待在牢房里,听说是为了省粮食。

  他们很想说:“我们自己捐粮食,让我们好好坐牢行吗?”

  可他们不敢。

  快到晌午的时候,告状的终于来了。

  刘襄笑了,赚钱的机会就在眼前啊。不是他没同情心,是那些世家豪强给得太多了,抄一家就是一大笔财富,实在是悲伤不起来呀。

  面对一堆一堆的钱粮,你怎么悲伤、同情,你在难为人,你知道吗?

  多补偿一下那些百姓不就好了,实实在在的钱财、粮食,它不香吗?

  比起廉价的同情,这些东西才是百姓需要的。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个现实的世界,需要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现实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