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2章 西班牙-1/8决赛VS卢卡斯_乒乓 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能被一个高水准的职业球员完全、彻底的掌控在手里的,所以,作为对手的球员往往很难在第一板子就可以将球拉起来,因此在拉不得也拉不动的铁定现实之下,接球者只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去搓一板子,或许有的球迷会疑惑,这种时候不是也可以使用近台挑打或者近台挑拉的方式去回击发球吗?那样一上来就发起进攻的打法,才是所谓的发球抢攻吧?

  这样的想法是没错的,但是从实际操作上来讲却不太可行。

  “在第一次触球时就用近台挑打或近台挑拉的方式去回球”是一种最最理想的理论状态,从现实角度考虑,如果想在接发球时就直接以“挑”的方式拉开进攻大潮,那么你不仅要考虑接球者的挑打、挑拉技术是否足够出色,更要综合、依仗于发球者所发的这一球,究竟水平如何。

  曾经不是没有球员想要专门深造练习“接发球挑打继而率先抢攻”这门技术,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这无疑是一种付出的太多却仍然收获不定的打法,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在由接球者发动抢攻的现实可能性实在太低——当然,也并不是全然没有——的大背景下,“发球抢攻”一词便彻底的成为了发球者的专有名词,这个“抢”便是指的在发球之后的发球者

  的第二板触球。

  ——但是卢卡斯的这一个发球却不是这样!!

  面对着这么一个如此甜美到仿佛练习赛送球的发球,苏舟甚至在一时之间有些迷惑了,这是失误吗?是陷阱吗?卢卡斯已经想好了他自己的第二板子该如何打了吗?他故意发一个这种………让他可以拉起来的球是要干什么?

  突然反套路的发球方式,总是不免让对手感到一瞬间的乱了手脚。

  ……难道卢卡斯已经预料到,自己会如何处理这种出台发球吗?

  白色的小球飞至身前,落点在苏舟的右手半台,苏舟脚下一动,向左滑了两步,他将右前方的那片区域彻底让开,好让自己拥有更加充分的拉球空间。

  苏舟的右臂再一次的向后撤开,那是拉球的起手式,而与此同时,无数句的疑惑与低喃近乎如流星陨石自天坠落,不理解的疑惑点有许多,但是那都是一些在潜意识中迅速浮起又更加迅速的闪过逝去的疑惑,根本不会影响到苏舟的肢体动作。

  在外人的眼里,面对着这么一个不知道是否被对手发冒了的球,中国苏没有半点犹豫,滑步、后撤、张臂,继而对准飞出球台的白色小球,又准又猛的狠狠一抽…!他的一套拉球动作行云流水又果断粗暴,根本没有半分的迟钝与犹疑!

  砰!!

  球拍撞击小球的小球是那么的洪亮与清脆!红色的胶皮摩擦小球的起点一瞬,又被苏舟控制的那么精准!!

  嗖——

  白色的小球逆转回冲,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