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5章 古玩“黑市”(八)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购得此画者附赠‘澄心堂纸"宫廷御纸一张,此纸为清宫旧藏,绝对保真。”

  话音落,大屏幕上出现一张略显发黄的宣纸,看起来平平无奇。

  就在沈愈与吴老刚要看画的时候,董百鸣又给了在场所有买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沈愈知道澄心堂纸是古代宣纸的一种。

  传说纸如膜,洁如玉。

  自首至尾匀薄如一,以细、薄、光、润为为万纸之最。

  此种纸张可说是书画用纸的巅峰之作,也是宣纸制造史的巅峰。

  古人有纸值千金,寸纸寸金之说,说的就是这澄心堂纸。

  传说南唐李后主极力推崇这种纸,并建堂藏之。

  在古代,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一个文人若是拥有这三样,那睡觉都能笑醒。

  其实澄心堂原本是南唐烈祖李昪在金陵时宴请宾客与读书办公的地方。

  后来李昪长子,也就是中主李璟专门用澄心堂来储存这种极其稀有且名贵的纸张,说起来跟李后主没多大关系。

  当然李后主非常喜欢这种纸到也是真的。

  大画家徐熙的作品多用澄心堂纸。

  有宋画第一的李公麟也是如此,比如图》就是用的澄心堂纸。

  宋四家以及欧阳修等名家也喜欢用,不过在宋代一张澄心堂纸已经很昂贵了。

  汴梁纸贵,当时一纸值百金。

  这种纸到了明代已经是极其稀少,董其昌曾经得到过一张,没错,不是一刀而是一张,直言对此纸不敢下笔。

  到了清代后自然就更少了,用一张少一张,乾隆皇帝都舍不得用,只有在修补极其珍惜的字画时才准许用那么一张半张的。

  更有说明清两代的所谓澄心堂纸并不是南唐正品,而是宋仿,比起真正的澄心堂纸已是逊色三分。

  沈愈心道:“董老为了搞好这次拍卖会真的是不计代价!连澄心堂纸都拿了出来,也不知道董老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鉴古图被双层防弹玻璃保护着,只可观看不可触碰。

  稍稍看了一会,吴老转头对吴安吩咐道,“让人打开他们这里的轨道射灯。”

  大灯熄灭,除了鉴赏台之外,所有人都隐于黑暗中。

  一道亮度足够而柔和不刺眼的光柱自顶部天花板的照射灯上探了下来。

  一时间玻璃展柜好似一件美玉呈现在众人眼前。

  其实很多大型古董拍卖会买家是看不到实物的,只能在图册上看一看。

  而楚州不同,楚州的拍卖会都是允许买家上鉴赏台观看的,不仅仅是让你看,还给你设计的如同到了家一般,可能比在家的感觉还好。

  可以这么说,买家的体验感是其它拍卖会无法比拟的。

  这副鉴古图纵约130厘米,横约85厘米。

  只看了第一眼,沈愈就知道这副画最近修补过,因为画的大部分都有厚厚的包浆,而几处地方却是没有,并且修补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