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30章 三河刘的葫芦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候用一些样式精美的模具把葫芦合在里面,等葫芦长大了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状,就好似现在的四方形西瓜一般。

  等在藤上摘下葫芦再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制作,于是就有了各种最原始的匏器,后人也尊称巢端明为“匏尊”。

  到了清代,斗蛐蛐,斗蝈蝈流行了起来,后来更是逐渐发展成一项不论贫富,不论年长年幼都喜欢的休闲娱乐的方式,葫芦器也被归于古玩杂项中去。

  这里有一个重点,就是养鸣虫的葫芦只是葫芦器的一种,并不是所有的葫芦器都是养鸣虫的。

  随着葫芦器制作工艺的日渐精巧,到了康熙年间,匏器工艺发展到了高峰,不但有各种葫芦,还有笼,罐,以及笔筒、花插、杯、碗等。

  等到了清代咸丰年间,靠近京城的三河出现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这位叫做刘显庭,他种出来的葫芦与别人的不一样,葫芦本身较松,但是表皮异常的结实,用行话说就是糠胎,瓷皮,可说是制作葫芦器的天生好材料。

  三河刘的葫芦除了外表好看外,在处理内瓤上更是有令人惊叹的技艺,蝈蝈进了三河刘制作的葫芦后,就好似住进大别墅一般,叫的是异常的欢快敞亮,比斗时的战斗力更是惊人,往往会成为最后的胜者。

  蝈蝈,蛐蛐这些鸣虫的寿命极短,短则三五月,多则七八月就会自然死亡,有传说三河刘的葫芦可以让这些鸣虫在里面安稳过冬而战斗力不减。

  当然这是真是假沈愈也无从得知,因为三河刘的老葫芦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了。

  可以这么说,三河刘的蝈蝈葫芦在喜欢斗蝈蝈的人眼中就是奇珍异宝般的存在。

  只是受制于品种与种植技术的原因,三河刘种的葫芦产量很低,每年的成品葫芦多了不过数百个,少了仅仅有两三百个。

  而制作葫芦器并不是说做一个就成一个,还有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损耗,据说三河刘的成品蝈蝈葫芦每年也不过数十个。

  一年上百个就算多的。

  这样一来,三河刘的葫芦根本不够那些买家的需求,所以在清代时三河刘的葫芦就贵的出奇,往往要数百两银子一个,而现在老人这摊子挂出了三河刘的招牌,沈愈着实有些惊讶,要真是三河刘葫芦,早该被抢购一空才是啊?

  这时,顾青青已经把手串的钱算完了,因为价格还算合适,沈愈也没有还价,这大热天的老人做生意也不容易,为了几十块钱还价没什么必要。

  “您这葫芦多少钱一个啊?”顾青青指着手中包浆醇厚,色泽亮丽的一个葫芦器对老人问道,看来她是真的很喜欢手中的这个葫芦。

  老头伸出一个巴掌然后又翻转了两下:“不贵,一千五一个。”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