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8章 八十块的春秋经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纸”,但从西汉再到三国,其实还是大量使用简牍(竹简),以及缣帛,这主要是当时的人们觉得纸容易损坏,并没有广泛的使用。

  古人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就是说竹简很重并且记载的东西很少,动不动就得用牛车马车拉,一车竹简可能都没有现代人看上一本电子书的字多。

  直到晋代才开始用纸来代替竹简,陆机《平复帖》用的是麻纸,王珣《伯远帖》用的什么纸现在虽然没有明确,但用的是纸张,这是毫无疑问的。

  到了唐代,纸才被大量使用,但唐代也没有线装书,唐代用的卷轴书与册页书,唐初无论手抄或刻印,均要成卷成轴,卷轴书由卷、轴、缥、带组装成,装订繁琐,就如同现在的字画一般。

  到了唐中期,大家感觉卷轴书翻阅太不方便了,不管看一段还是看一个字,都要在平案上展开才能看,看的越多展开的就越多。

  于是就又出现了一种叫做册页的装订形式,又细分为折叠式以及活页式,相比卷轴书,册页书简单的多,打开就能看,不看了合上就好,躺着坐着都能看,比起卷轴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到了宋代,纸已被人们完全接受,并且普通人也可以用的起,这时候更是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书多了,各种装订方法也大量的出现,线装书就是这时候出现的,线装说白了就是将零零散散的纸页排版收拢后,用订线的方式穿联成册。

  线装书因为携带方便,翻看方便,并且字大如钱,行格舒朗,古人对这种装订方式甚为喜爱,因为古代没有电灯,排版好,翻看方便的书籍可说是一种惊喜,并且线装书结实不易损坏,古人得书不易,从此以后,线装书算是古籍装订方式的第一选择。

  不过这摊主突然拿出一本线装书,并说是春秋真迹这就是胡扯了,因为线装书是宋代发明,明清才流行的,并且孔子他老人家那时候哪来的纸啊!

  “噗嗤!”

  还是摊主最终没憋住,笑出了声:“当然是开玩笑了,春秋时哪来的纸?不过我这书用墨厚道,装订全部手工缝制,买回家摆到书架上绝对的有面子。”

  沈愈谦和的对摊主摇头笑笑:“不好意思,我对古籍类的现代印刷品不太感兴趣,您还是收起来吧。”

  摊主见沈愈没有什么购买的意愿,马上换了一副苦相:“小兄弟你就当行行好买上一本吧?不瞒你说,我这一上午还没开张呢,您两位一看就不是缺钱的,我这书绝对值得买。

  “哎,我家里上有八十岁老娘,下有两个半大小子,卖不出钱,回去都不够媳妇埋怨的……”

  “愈哥哥咱就买一本吧,大不了我回去送给我老豆。”顾青青有些不落忍的摇了摇沈愈胳膊,绝美的脸上浮起一丝同情。

  实话说摊主白白胖胖不像吃不饱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