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治理+战后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阎君献策稳定地府的人有很多,只有四份最为出众,值得探讨。阎君们就一边处理各种公务,一边写给天帝的总结汇报,一边探讨这些献策。那些愚蠢可笑的直接送去厨房烧火了。

  霍光提出:我听说狱尉的工作从来没有人检查,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这样不好。希望阎君能每隔一段时间派人抽查各个地狱的现状,在罪鬼逃出来变成恶鬼之前会有征召的。我在人间听说地府发生了这样的事,十分心痛。但地府的确没有做到防微杜渐,出现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奇怪。

  阎君们一致同意:“这个说得对。”“我们之前对狱尉太放心了。”

  “说的没错,但是深坑地狱的那个情况,就算派人去审查也看不出来吧?”

  “是哦,谁能想到不是每天移动吊杆也能留下问题呢。”

  “白起知道但是他不说。”

  “这话太绝对了,他不说对他又有什么好处?我觉得是姓窦的”

  尉缭子:地府的兵力安排需要重新布置防御,训练也有问题。

  (附两本书,分别是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事无巨细,写的特别清楚,可以直接照方抓药。)

  他住在诸子百家的画中山,听见事情闹大了才出来看,才知道前因后果。

  诸葛亮提出:州郡县的城隍等级制度,应该军权层层辖制,没有必要每位城隍都屯兵那么多,人间的战场是不断转移的,应该由州城隍统一大量驻军,在某地要开始打仗之前派兵过去准备抓魂魄就够了,没必要每个地区每个城隍都屯兵,兵力分散不如集中。官府需要对百姓传道受业,引导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我这份奏折之前上过两次,阎君看到过吗?

  阎君拿过尉缭子谏书和他的对比着看了看,话说的差不多,也是集中兵力,分兵是大忌,只不过尉缭子建议是屯兵于鬼门和人间的几个兵家必争之地——人间在哪儿屯兵,咱们就在那儿屯兵。

  王猛提出:地府只有十二座城池,太少,太不安全。经此一事,我希望地府能成立一些村镇,哪怕没有城墙也好过百姓们散居在荒原大地上。有了村镇就便于管理、指挥,遇事时也能有一个重心团结。现在的地府虽然很公平,每人五亩宅地,但这就造成了只能从房舍中看出谁家更富贵更精神,没有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大局。我去看了,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被恶鬼撕碎的百姓招魂回来也几乎疯了,没有被撕碎的人也被吓得六神无主。地府也需要开始教育百姓,现在儒释道和玄学四家争锋,百里不同俗,潜移默化的影响百姓是来不及了,必须教育他们。

  阎君们又探讨了一番:“提到教育这个问题,刘秀这些年隔几年就写信,说地府应该加强教育。”

  “其实这些建议我们以前都看过,谁写的记不得了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