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4章小学_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戴河镇还要小一些,勉强能够得上布置小学的标准。

  不过因为回城的这位知县跟赵九福还有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本人是新亭府出生的同进士,后来谋官的时候还曾去赵九福府中拜访过。

  因为有这些缘故在,这位县令爷一直把自己当做赵九福这一脉的人,虽说不起眼,但说起来好歹也是靠着朝中的大树不是。

  所以在兴建小学的朝廷公文传递下来的时候,县令爷的反应比周围的那几位都要快,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把能当老师的人集齐了,也并未有丝毫贪污这部分公款的意思。

  别说,这位能力其实平平,从只考中同进士这一点能看出来,才华也是平平,但他也有自己的好处,办事的时候踏踏实实,绝对不弄虚作假。

  在县城可没有人说他是同进士的事情,作为县太爷他就是父母官,虽说大家伙儿也不知道这小学是干啥的,但父母官说要弄就弄呗。

  再者,被请来的老师也是有工钱拿的,虽说不如县学那边的多,但能拿朝廷的粮饷,对于没有功名的人而言也是一种荣幸。

  再看看县太爷请的人,要么是落地不中的老童生,这样的大部分都是用来教导学生认字的,要么是有一门手艺的手艺人,虽说他们其实不大乐意将手艺交给别人,但耐不住县太爷有令,再者也就是教最寻常的,自己的看家本领不用拿出来。

  就这么一棒子的草台班子,一开始愿意送孩子来的人还真不多,毕竟能读书的人家是绝对看不上这小学的,不能读书的又觉得没必要费这个功夫。

  县太爷心中着急啊,索性就下了一道命令,每家每户摊派一个人,反正你就得过来上学,至少得上完一个月再看要不要继续。

  百姓们心中一开始还有怨言,谁知道这一上学倒是觉得不错,虽说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个人,但这个人男女老少是不是壮劳力是没有人管的,而在学堂里头,他们中午还能免费吃一顿饭,虽说是清汤稀水的,但好歹也是粮食啊,不吃白不吃。

  若是赵九福知道,自己千辛万苦梳理出来的小学章程,最后是靠着一顿午饭打开了局面,估计也会啼笑皆非。

  但事实就是如此,老百姓没有远视只有短见,他们能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好处,但等真正的上了一个月之后,只要不是蠢笨入猪的,都能看出小学的用处来。

  平时他们想要拜师学艺多难啊,不但要送束脩,找门路,进门之后还得当好几年没工钱还要倒贴钱的徒弟,但现在就不同了,不花钱的好事儿谁不想要。

  能看到好处了,那就没有人压着赶着,老百姓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了,一开始小学还愁人少,每家每户的追着要人,后头却嫌弃人太多,连院子里头都要装不下了。

  小小的回城变得热闹起来,真有天分的,学到了手艺也多了一门生路,若是有脑子的,多学一些字,一些数学,也能去当一个掌柜。

  甚至有些人自己不上学,却在小学门口弄了个卖吃食的摊子,倒是弄得每次开小学就跟开庙会似的,就是小学开门的频率大一些,让他们的生意更加繁荣了。

  。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