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君臣相得_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这一日李世莘提到了出海的事情,第二日到衙门之后,赵九福倒是特意过问了此事,距离官船出海其实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这么长时间毫无音信,不少人都怀疑这些船只是不是已经不再会回来。

  如今李松仁越发的不管事儿,虽说他还是户部尚书,但户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赵九福在做主,用公务繁忙四个字来形容赵九福还算是客气。

  就像是刚回京城的时候,他时不时还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但现在除非是休沐,不然少有能在夜色黯然之前回家的,甚至有时候休沐的时间也得耽误。

  不过同样的,这些年他花费的心思绝没有白费,对于这位户部左侍郎,户部上上下下的人是心悦诚服,当年还有人不过是碍于威名不得不低头,如今却对这位赵大人肃然起敬。

  先帝时期,李松仁也算是十分能干了,特别擅长抠各项支出,但风调雨顺那么些年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最多就是收支平衡。

  但赵九福上位之后,新帝还免了一年的田地税收,这可是大周朝原本税收的大头,偏偏几年过去户部不但没有出现缺口,反倒是让国库都快满了。

  不得不说,这位赵大人的奇思妙想看似天马行空,但最后总能落到实地,不管是他一开始捣鼓的钟表,还是后头弄出来到的琉璃,这些东西都为大周朝带来源源不断的银子。

  后头几年,赵九福又开始大力推进与周边各国的贸易,所谓的贸易不如说是这些奢侈品的输出,不管是皇帝还是赵九福其实心底都明白,这些东西看似精妙绝伦,但实际上除了欣赏并没有什么作用,而外族想要购买所用的东西,却得是真金白银。

  而正是这些银子的到来,才能让赵九福开始提出修路,建桥,疏通河道等基础性的建设,要知道这种完全得国家主导的基础性建设才是最花钱的,没钱还真的撑不住。

  隋炀帝和秦始皇,前一个造出了京杭大运河,后一个建造了长城,一个能让水路畅通,一个能抵御外族,为什么还是被称为暴君,不就是想要不花钱干事业吗?

  赵九福深深知道钱的重要性,你若是只征徭役,百姓们觉得是苦差事,但若是徭役还能拿到不少的银子,那就是好差事。

  一开始他大步大步的往捞钱的路子走,可不就是为了后头的花钱铺路,他赚钱赚得痛快,花钱的时候也毫不手软,甚至更加大方。

  就像是摆在他眼前的这份文书,从搜集各种材料和工匠到造船出发,中间花费的银两何止上万,当年先帝光是赏赐大方都能让国库空虚,现在每年大笔大笔的银子花出去,国库依旧充盈的很,其中可见赵九福的厉害之处。

  不过看完这份文书之后,就算是赵九福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捏了捏眉头,开口说道“又是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