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高句丽的前期战役_资本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贞观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高句丽国都平壤城中发生政变,渊氏以巡察军队为名,邀请荣留王和各位大臣,不过荣留王却早已经接到情报,知道渊氏要对自己不利,不但拒绝前往,而且收缩兵力保密王宫。

  源氏见一计不成,立刻果断的改变策略,纠集大军开进平壤城中,开始强行围攻王宫。幸好荣留王早有准备,一看对方势大,立刻带着忠于自己的护卫杀出一条血路,逃出了平壤城,不过在乱军之中,他的家小和身边大小文臣却都被渊氏俘获,然后尽皆被斩于平壤城下。

  而逃出的荣留王马不停蹄,带着人一边与躲避渊氏军队的追杀,一边纠集忠于自己的军队,随时准备准备反扑,但可惜的是,忠于他的军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渊氏相比,因此几次反扑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无奈之下,只得逃到忠于他的安市城中躲避,同时向全国发出王令,号召全国的有识之士集结起来,共同反抗渊氏的暴政。

  对于这种情况,渊氏自然不会放任荣留王活在世上,因此以渊盖苏文亲自带着数万大军攻打安市城,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是,安市城主杨万春凭借着险要的地势和一支极为精锐的守城部队,竟然挡住了渊盖苏文的攻击。

  攻城失利之下,渊盖苏文十分的恼火,正准备增加攻城的部队,但这时早已经在旁边虎视眈眈多时的唐军也忍不住了。不顾辽东苦寒,以帮助高句丽平定内乱的名义下,在十月中旬终于出兵,不过最先动手的却不是早就准备好的牛进达和李绩。而是营州都督张俭。

  说起这位张都督,和李愔还是亲戚,张俭的母亲是李渊的从女,也就是李愔的姑姑,两人算是表兄弟,不过张俭年纪要大一些,今年都有二十多岁,在大唐的将军中算是年轻一辈。

  另外张俭的领军才能倒还是其次。关键是这家伙十分阴损,营州周边多是胡人部落,这次征辽东时,张俭征集了契丹、奚、靺鞨等族士卒。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时,他都命令这些异族士兵冲在前面做炮灰,后面带着营州和幽州的府兵做监军,只要前面稍有退缩,后面的府兵立刻就是一阵弓箭。可以说残忍之极。

  不过这个办法却是极好,胡人本来就是畏威而不怀德,越是用这种强力残酷的手段,反而更加能激发异族士兵的战斗力。因此张俭这支本来只是试探高句丽反应的先头部队,却是一路高歌。从营州一直打到高句丽重镇建安城下,并且将出战的数万建安城守军打的大败。斩首数千余,这一下不一高句丽震惊,整个大唐也被这位生猛的年轻都督给震了一下。

  不过也正是从这件事上,让大唐看到了高句丽的虚弱,更加坚定了大唐必胜的信心,因此水路的牛进达大将军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