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_重生三国之天朝威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邕这便高兴的叫来了妻子和女儿。

  蔡邕的妻子名为柳氏,原亦是大家之秀,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而己。只是从小的良好教养让她行,立,座都是极为的有规矩。

  在这一点上,蔡琰显然也受到了影响,平时座在那里的时候也是很安静。当然,也只有在父母面前她会这般的表现,说起不过就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而己,还是活泼好动的。

  用现在的话说,父母俱皆是高级知识份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有这样童年的人,自然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是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她在想自己未来的丈夫会是何样的男人,是持枪能立马的英雄,还是张嘴能巧言的文豪呢?

  女孩子都有这样的幻想,蔡琰自然也不例外。而在知道了张超的一些事情之后,不知为何,心中似就有了一种期盼,那就是一见真人的想法。后来听闻说是张超会到蔡府,更是有如怀中揣了一个小鹿般开始乱撞起来。

  叫来了妻子与女儿之后,蔡邕这就将张超的拜贴交给两人一看。

  “哦,可是陈留张邈的弟弟张超张致远?”在看过了拜贴之后,柳氏这便有此一问。

  “不错,正是此人,呵呵,他可是一能文能武的年轻有为之人,他来到了京城,不去别处,先来看我,倒是让我大感意外,也是备感荣幸呀。”蔡邕搂着下巴的胡须,很是得意的说着。

  “嗯,他明天就来,可是明天不是你教学的日子吗?”柳氏听后先是点头,但接着又想起了明天原本订好的事情问着丈夫。

  在这里要给各位看官提一件事情,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京城洛阳出了一件大事。在太学门口,立了一通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一时之间,太学热闹非凡,每天来此观览摩写的人很多,车有上千辆,道路为之阻塞。石经的书写者,是东汉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邕。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前来向蔡邕请教学问的年轻学子就此排起了长队。

  起初他总是有问必答,但毕竟年岁也越来越大了,最终在柳氏的建议之下,便是改成了几日一开课,不巧的明日正是开正课的日子。知道这些的柳氏方才有此一问。

  “哎呀,母亲!授课什么时候不可以呀,张超千里迢迢的来了,第一个就要拜见的我的父亲,怎么好去推辞人家嘛。”听到母亲说起了明天授课的事情,似是要对张超的到来进行推诿,刚看过拜贴的蔡琰终于出声了。

  “呵呵,琰儿说的及是,授课的事情可以推到后日吗?想必把情况说清楚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