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虽然可耻,但有用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医生也是人,人有好坏,医生自然也有好坏。

  如果再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去规范工作流程,那整个职业的环境就会越来越糟糕。

  国内外的医生在本质上其实没什么差别,都有救死扶伤的心。既然是救死扶伤,那接诊的时候就有一个比较公认的流程,每个疾病都有各自的指南。

  但真正反应到现实的时候,双方的行医风格却大相径庭。

  国内因为医疗环境本就不行,再加上病人基数导致偶然性事件频出。所以咋遇到病人的时候,一直都用广撒网的方法,尽量做到宁杀错不放过。

  其中不乏有对医疗不确定性的无奈,毕竟有许多都是血泪教训,但也有不少就是为了钱。

  也不是为病人兜里的,更多还是想从国家医保里扣而已。

  检查项目都是钱,查完后开的药也是钱,造成医保的严重浪费。再加上还有不少身体不错的老人会去医院用医保开药,然后一转手就卖给二道贩子赚差价。

  所以国家一狠心限了门诊医保。

  虽然是一刀切的行为,损害了医生和许多病人的利益,但也是出于无奈。医保的窟窿实在太大,想要监管好这些并不容易,能补一个是一个。

  反观国外医生看病就是软磨硬泡,需要提前做预约,需要长时间等候,就这样医生的职称和专业范围极其模糊,完全就是在打太极。

  他们每次只检查很少的项目,一旦锁定准了,那就是国外医疗先进、良心,医生经验足。可更多的情况是锁不准,所以就能看到很多病人查了很多次,去了很多次医院,最后也没个确诊的。

  “所以说,还得看收费方式。”

  国内医生是医生,病人是病人,国家医保是国家医保,三者之间没有太复杂的关系。病人来看病,支付一小部分钱,而国家医保会根据医生开具的这些检查和药品来支付其余的费用。

  医院则根据这些收入来支付医护们的奖金,单从他们的收入就可以看出,比例并不高,所谓的诊金更是基本等于0。

  但米国医生和保险是靠着利益链条绑定在一起的相关团体,都看对方不爽,但都离不开对方。

  这儿的医生也是按人头和疾病种类来收固定的诊金,检查和药物是医院提供和医生没关系,医生只是执行人罢了。

  保险是一家家公司,是要盈利的,这种盈利没有上限,能多赚就绝不少赚。

  就这样,医疗保险-医生-医疗纠纷保险的闭环形成了。医生帮助保险公司降低病人的检查项目和药物支出,保险公司就会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尽量给医生支付保费。

  如果在医疗费用支出上超过了保险公司所能容忍的界限,那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拒绝支付医疗纠纷的保费。保费是医生的命根子,出事儿后一辈子就毁了,所以在这方面他们必须偏向保险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