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忠言逆耳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糊涂过日子。”

  弘治帝手痒。心里默念“这是唯一的、亲身的娃”,才止住了想打儿子的冲动。

  “太祖禁止民间海贸,没说禁止皇家海贸啊!父皇,内承运库一堆好东西堆在那没人用,不如卖到海外换金银宝石,补贴家用?”朱厚照使劲摇着弘治帝的衣摆撒娇。

  他决定,如果皇帝爹不同意,再使出原地打滚的无赖招式。经过小半年的折腾,官员、宦官、百姓心中“皇太子”的分量越来越重。打滚的招式已经不太适合如今的身份了。御书房除了他们父子俩,还有司礼监的一帮老狐狸。

  司礼监太监、内承运库掌印太监、韦泰,正一眼不眨地盯着皇帝爹的表情。皇帝爹虽然没允许他插手内承运库,但他执意要看内承运库的账本,韦泰敢不给?他拿了账本,韦泰三天睡不着觉。知道他弄出了《收支表》,拖来司礼监所有人员一起顶雷。

  弘治帝颓废地靠在龙椅上,无奈地摆摆手,“照哥儿备好了出海的船、一切花费,朕拿什么来反对?”

  弘治帝破罐子破摔。反正大明将来也是交到儿子手里。他坚持海禁的祖制,照哥儿继位后一张圣旨下令废除,他的坚持还有什么意思?不过是少赚十几年的银子。

  “老奴多一句嘴。”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有不同意见。

  “说。”论打嘴仗,朱厚照不带怕的。

  “因为官员们强烈反对,在三保太监第七次下西洋后朝廷再也没有成规模地组织出海。当时官员们反对的理由是出海花费巨大。而且离最后一次下海已有六十六年,太子爷从兵部找到的《郑和航海图》还能用吗?周边的国家有没有发生变化?毕竟很多国家已经许久没有来朝贺了。”

  弘治帝应和道:“朕也有同样的疑惑。”同意是一回事,如何操作又是另一回事。照哥儿毕竟年幼,未必能思虑周全。

  朱厚照呵呵一笑,自信张扬地把双手放背后,慢慢踱步到李荣身前,胸有成竹地回答李荣的疑问。

  “下海花费巨大,与此同时三保太监从海外带回的财富也相当可观。韦公公应该很清楚,内承运库积攒着不少西洋弄回的好东西。除了钱财,三保太监的出行扬我大明之威,震慑周围的宵小。永乐十九年大阅兵,二十七个国家来朝。号称和大明一样强大的帖木儿帝国,谴使朝贡。这是不能用钱财来衡量的。”

  弘治帝频频点头,赞成儿子的说法。

  “既然如此,官员们为何反对?”李荣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朱厚照嘴角向右边翘起,坏笑道,“永乐朝朝廷发不出俸禄,用下西洋弄来的胡椒发工资。以为还是唐朝吗?胡椒能当货币用?《瀛涯胜览》中清楚的记录下,船队在苏门答刺国的100斤胡椒价值白银一两。而发俸禄时,则折价每斤20两银子。都当官员是傻子吗?官员不反对,难道要他们喝西北风?”

  弘治帝拿起御桌上《收支表》砸向儿子的后脑勺:“好好说话!”

  薄薄的一张《收支表》无力地飘荡在半空中,最后……飘落在御桌边,慢慢滑落在地上。

  “哦!”朱厚照瞄了眼可怜的表格,识相地用三言两语结束原本的长篇大论。

  “除非沧海变桑田,各国的地理位置不会变。航海图只是提供安全可靠的航海线。至于沿途的国家嘛……虽然强大的大明在六十六年里倒退了不少。但体量摆在那,任凭周边小国发愤图强,也不会是我们大明的对手。正义在拳头大的一方。怕什么?!”

  这下弘治帝忍不了了。

  巴掌“啪”一下,狠狠打在儿子屁股上。

  “父皇,忠言逆耳!”朱厚照捂着屁股大叫。

  大明正在走下坡路,皇帝爹为何装聋作哑呢?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