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九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厂打造成银币。用支付工钱、货款等方式返回到百姓手中造成流通。再推出各种物品诱导消费,骗出百姓手中的银币。让货币体现真正的价值,达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目的。在再分配过程中,社会整体财富增加,百姓幸福感上升。

  其中过程很复杂。一句二句解释不清,朱厚照没有多费唇舌解释。反正他的名声已经被黑,再多一条“财神爷下凡”的流言也洗不清。

  内阁变动没让京师乱起来,朝廷中枢一切运转正常。北伐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当然,他们是按照朱厚照的步子来的。

  保国公朱晖和宗人令蔡震每日风雨无阻到文渊阁报道。处理不来奏折就翻阅刘健、谢迁的草拟揣摩、学习。可怜蔡震一把年纪还要刻苦学习。

  阁老们其实各有分工。以前刘健主要处理吏部、工部的事,李东阳负责户部、礼部,谢迁办理兵部、刑部的事。现在刘健和谢迁一同处置吏部、工部、户部、刑部相关的大小事务,蔡震礼部,朱晖兵部。朱晖蔡震两人拿不定主意的事,四人一同开会讨论。

  朱厚照呢?他会每天一大早跑到户部衙门听户部官员开小会,上完朝后用膳、午休。下午听完户部相关的奏折,捡出他感兴趣的处理,其余扔给刘健和谢迁。他经手草拟的奏折,内阁和司礼监重点关注,指出处置不当的地方。也算是另类学习。

  天下各布政使司、宣慰司等都归户部管,还有农业、商业、税收、人口、土地、矿产等一切和经济活动有关的事。朱厚照有很多要学习,也有很多想法想要实施。

  比如他决定把北直隶定为继江南之后的第二个纺织业中心,尤其重点发展天津。土鲁番、哈密的棉花、北方的羊毛运送到江南费时费力,在北直隶生产还能通过天津港出海。在资本冒头的大明,京师不能只是权利中心,也要成为经济中心。

  京师汇集天下物产,再通过土鲁番——京师的商路运输到西域。频繁的贸易交流能扩大大明在西域的影响力。还能给商路经过的每一个北方城市输血。这条全程五千里的商路修起来也不太费劲。北地可有五十万大军需要供养。每一次朝廷给大军补给物资,就是给商路添砖加瓦。

  朱厚照的提议很快被内阁通过、户部大力支持。其实大部分人并没能看出北直隶成为纺织中心带来好处。大家同意,完全是想让朱厚照有事可做,别找百官麻烦了。

  至于朱厚照为何没有插手北伐相关的军事行动,大家都以为他想让朱晖抛头露面、增强武官的话语权、提高武官地位。

  内阁商议了许久,最终推选户部尚书韩文出面和鞑靼公主“和谈”。

  曾经他需要打工半生还清60平的房贷,如今他有万里江山!再苦再累,看一眼自己即将继承的家产,感觉什么都值得了。

  众人沉默。

  朱厚照耸耸肩:“好吧。诸位爱卿都在。我们聊聊湖广吧。户部在湖广的清丈田亩展开的很不顺利。湖广一地户部统计在册的耕田有32万顷。为何实际丈量出来了88万顷?土地都飞了?”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