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了点小意外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的念头。朝廷照搬太子的方法,能从草原挣一大笔。与其让奸商勾结边军赚银子,不如朝廷出面。

  “占城国无时无刻不面料安南的欺压。解决不了占城之患,不能保证占城的粮食能源源不断地运来。臣的提议殿下以为如何?”

  朱厚照满口答应:“好啊!占城能种一年两熟的稻。靠近占城的安南地区粮食产量应该也挺高。顺便拿下我们自己种点。”

  “安南是不征之国!”马文升拔高音调提醒。

  朱厚照满不在乎:“太祖托梦给本宫,把安南从不征之国的名单中剔除。”不适应时代的规矩就得淘汰。

  马文升为了健康着想决定终止与太子的对话。他突然觉得劝谏弘治帝纳妃是不错的主意。

  万寿节在低调又不失庄重的氛围下落幕。

  朱厚照出于别样的心思,在七月初四的《京报》中附送了一份信。信中要么是一张手掌大小的速写纸,要么是一张200文到一贯不等的囚牛宝钞。

  别人以为朱厚照撒钱出去是想让皇上与民同乐,忽视了报纸上专门介绍囚牛商行三楼珍宝厅的广告。广告采用彩色雕版印刷,卖品画的栩栩如生,并附上明码标价。信刚好粘贴在广告版面,使得每个买报的人都不会忽视广告。

  搞事情是要银子的!

  计划外的出征占城动用的银子绝对不是小数目。

  开发大宁等朵颜三卫原来的驻地投入不小。

  筹备了几个月的养老院亟待资金到位开张。

  皇叔们的安家费也要抓紧还。

  ……

  左敬送的珊瑚树、晋商送的见面礼、李广、韦泰、钱能府上抄出的从宫中偷走的珍品都能卖出好价钱。二代的优势就体现在这里。

  ————

  京师、南京两京的权贵巨贾们忙着让下人们擦拭从库房搬出的银锭与通宝。太子终于同意用银钱购买宫中珍宝!大家猜测:定是太子拿不出收买两万颗人头的二十万两才会变卖宫中财物。

  《京报》送达大同,引来了骂声一片!无数人看了报纸才知道太子根本就不在镇守府!太子早在万寿节前秘密回了京。

  大同官员关上门骂娘。他们给京里的后台写信传递消息。谁知道太子来这么一出。害的他们被后台骂,甚至还断了京师的人脉。

  晋商气得吐血。报纸上说他们为了钱没有底线,情报、兵器、女人什么都能卖。然后,广告上出售的珍品有不少他们非常眼熟。正是他们送给太子的礼物!

  太子为了筹钱把礼物卖掉,谁比谁更没有底线!

  大同的将士们倒是挺开心。大同一战终于定下胜利的基调。很多人的官阶得到提升,抚恤金也到了位。报纸还说,朝廷将拨款五万两银子,赏赐大同、宣府两地的有功将士。

  代王在王府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弹劾镇守太监左敬对宗室不敬、收受贿赂。又弹劾太子不知天高地厚。言语之间没少埋怨太子,想把太子遇刺的责任推给太子的人。

  “怎么办?怎么办啊!”代王唯恐弘治帝给他穿小鞋。

  最后在王府长吏的建议下,响应《告宗室书》,借出三万两给太子。同时还让长子进京,试探弘治帝的态度。

  老朱家根本没有大肚的人。外头都把朱厚照说死,选妃、挑继子一起弄上。弘治帝会不生气吗?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