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文第67章幽州(23)_老祖宗很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夫人用手比划着,眼眸闪着光:“我刚才听府里的大娘们说了,她们以前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出来的棉布不好用。彩刊上说了,要建半地窖式的房屋,既有利于保持一定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喔?织布不仅要求温度,还要求湿度?在院子里织布不行?”宋荣经常跑军营,那些军户人家的妇人经常织布,有时候屋子太暗,天气好的时候就搬出织布机在院子里织布,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

  宋夫人感叹道:“蓝家的织布机不小呢,哪里能搬来搬去的!”

  宋荣打开桌子上的彩刊,细细看来。这织布机的图纸画得很详细,还用了不同颜色,上面还做了标注,生怕你看不懂似的。

  “那蓝家还招收女工织布呢!”宋夫人一边指挥丫鬟将东西归整,一边继续说道,“今早还贴了告示,若是看不明白图纸,要免费教大家做织布机呢!听说城外临近几个村子的木匠都已经跑来了。”

  宋荣有些意外,这蓝家毫不藏私,图什么?就图一个好名声?

  “对了,蓝家还说了,可以分期借贷……嗯,好像是由村长作保,只要先给一半的银子,就可以买走一台织布机。半年后,再还剩下一半银子即可。利息嘛,好像就要几匹布。徐嬷嬷,是不是这样?”宋夫人说着不太确定,问旁边的妇人。

  徐嬷嬷这才上前回话:“夫人记得没错,这利息不要银子,好像是每个月交一匹布就行了。可以一次**,也可以一月交一次。全部由各村的村长负责呢!而且蓝家还说了,这些布匹除了供应给店里的店员和其他长工外,剩下的就直接做成衣,供应给慈幼坊。”

  “那织布机怎么卖?”宋荣询问道。

  “六两银子。”徐嬷嬷回应。

  “你说那织布机挺大的?这个价格是不是便宜了?”宋荣说。军户们的织布机一般也就五六银子,好一些的要十两银子。

  徐嬷嬷露着笑容:“这样的织布机,做工好,织布快,就是卖十五两银子也是有人买的。”

  这蓝家果然仁义!这就是蓝老太太说的“让利于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妙啊!

  自从草儿一家四口住进格物作坊后,草儿爹和草儿娘就负责打扫卫生和做饭。草儿跟着女工们一起织布,果儿就跟着做木工。

  虽然吕莹芳觉得果儿应该去学堂,不过果儿爹已经很感激东家,认为小子能学会木工已经十分开心了。

  当初租一排空房十分宽敞。除了草儿一家住最右边上,剩下的木工师傅和徒弟们住最左边。报名的四十个女工,因为机器有限,留下十二个。她们如今在右边的两间房织布,而工匠们在左边的两间房子继续做织布机。

  织布机的订单像是雪片一样飞来。附近乡镇的木工想要自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