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地方特色劳动项目——打柈子_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咋能这么论呢?”

  这时乡下有两种人,一种自己不想干力气活儿,同时又嫉妒别人能不干的,就会想,啥文化人,现在还不和我一样卖力气?

  另一种对读书人有所敬畏的,就会像林凤芹这样,觉得人家不会力气活那是术业有专攻。

  于静姝倒没在意这些,而是抓住关键,问道:“咱们这一天最多能挣十二个工分?”

  “那可不!”汪敏真说起这个还挺自豪,“我、我们家凤友、凤芹,农忙的时候每天都能挣十二个工分。就是他爸完蛋,一天就能挣九个工分。不过农闲就不行了,农闲一天才顶八个工分,好在活儿也轻省些。”

  “天哪!汪婶子你可真厉害!”方小檀没什么坏心眼,虽说出身好,却也没有瞧不起农村人。

  “咱们这能挣这么些工分的人肯定不多吧?”于静姝若有所思地问道。

  “不多,一个小队四十户,十户分一组,干活最利索的人当小组长,在前头打头,那得正经能跟上的才能拿这些工分,一组统共也就那么三四个,将将巴巴能跟上的,十个工分,再慢的那就更少了。咱们这一个工分合一毛钱,干的好的,一年除去粮食,能分一百多块呢!”

  不过汪敏真没说的是,干农活好到这份上的好手,往往一大家子也就那么一个,有的人家一个也没有。

  林家能出三个,也算得上“骨骼惊奇”了。

  这年头大家一提挣钱都双眼发亮,汪敏真也不例外。

  其实她心里存着一股气儿。

  他们家是从双城搬来的,在这的年头不算多,像那些闯关东来的山东人,或者是三年困难时期来的安徽人,在这个镇上生活的时间都比他们长。

  至于村里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那就更不用提了。

  她家里起初孩子多,劳力少,村里人都笑话她家穷,其实她心里都门儿清。

  现在穷咋的,她家里孩子有出息,再过几年,欠的饥荒都还了,村里有几个人能比她家粮食多可说不定呢!

  眼看着话题扯远了,汪敏真继续切了几个土豆,才又说道:“你们现在嫌劈柴火累,等来年春天就知道啥才是真累了。都不用等那时候,等过两天去山上,你们瞅瞅别人咋锯树,你们就知道劈柴火是个好活儿了。”

  这时候几人身后的门突然被人从外头拉开了,一股寒风灌进来,于静姝有所感应,当即就回过了头。

  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从外头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的长相在东北很常见,脸型偏长、鼻子眼睛嘴巴形状也都偏狭长,鼻梁眉骨都很高但面中很平,身材也是又高又瘦,一双大长腿异常显眼。

  一些出身于东北的男明星也符合这种特征,只不过五官细节上要优越得多。

  不过眼前这个瘦高的男人当然不可能像人家男明星那么会生,哪哪都好看。

  而且这个人都四十多岁了,在农村,这个岁数的男人就是年轻时好看,现在也看不出什么了。

  没错,这个人就是汪敏真的丈夫林广发。

  而另一个方圆脸,五官秀气却一脸严肃的年轻男人,就是林家的长子林凤友。

  于静姝记得,书里曾经说过,林广发从年轻时就不怎么顶事儿,家里的长子林凤友却很有“长兄如父”的气派。

  “回来了?”汪敏真看大儿子板着脸那个样儿,怕吓着两个女知青,连忙擦了擦手,迎了上去,说道:“这是城里来的知青,这几天在咱们家搭伙吃饭。方知青、小于知青,这是我家老大凤友,这个是我家掌柜的,你们叫大爷就行。”

  “林大爷,林大哥。”于静姝和方小檀异口同声地问好。

  林广发笑了两声,半天吭哧出一句,“一会儿多吃点,别见外。”

  林凤友则严肃地点了点头,就当是打招呼了。

  听见门口的动静,一直在屋里待着的林凤芝才像找着借口了似的,扒着里屋的门框,眼巴巴地看着于静姝。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