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章 商业吹捧_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斯克的奉承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只有小米的Ultra拿到了第二代钙钛矿电池技术,特斯拉也想拿到,并应用在下一代更广的特斯拉车型上,而不像现在这样,只有赛博皮卡用上了钙钛矿电池。

  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促进在拓扑半金属上的合作,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带着整个阿美利肯任务来的。

  华盛顿大人物们迫于选举压力,每个人都必须放狠话。

  在当下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联邦的商界大佬们需要扮演润滑剂的角色。

  马斯克作为在华有大量利益的关键人物,被视为是最好用的润滑剂之一,要知道之前这个角色可是比尔盖茨在扮演。

  “哦?莱特,你说说,我正为SpaceX而发愁呢。”马斯克提起了兴趣,在他看来一手操办了光甲航天的陈元光有资格提出意见。

  和只负责投资和管理的贝索斯不同,陈元光科学家的身份给他的说辞提供了格外的公信力。

  “目前大家都无法摆脱化石燃料,进入到电驱动的时代,而星舰又是极其庞大的航天器。

  那么你们就不应该什么都想要。

  这时候放弃一些燃料的热效率是必须的。”陈元光说。

  “简单来说,别老是想着运载火箭分离的时候上级再去点火,在完全分离前,上级就应该点火为后续的飞行做准备了。”

  星舰绝对是疯狂的计划,猎鹰九号有多疯狂,星舰的疯狂程度就是它的三倍以上。

  因为它的一级火箭足足有33台发动机组成。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艘星际飞船也如此疯狂,那就是前大毛的N1。

  在星舰以前,N1一直保持着在火箭上点火最多发动机的记录,足足有30台发动机。

  历史上N1的四次发射全部以失败告终,因为在航天动力领域,发动机本质上意味着故障点,故障点越多,你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就越大。

  你单個发动机故障概率哪怕是95%,95%的33次方也只有20%不到,

  现实中年轻的太空爱好者们对星舰的到来保持着无比的热情,然而他们已经忘记N1和这么多发动机的灾难性后果了,更不用说按配备33台发动机之多了。

  更糟糕的是,为了追求极限的热效率,尽可能把成本压缩,SpaceX的星舰还在追求极限,一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再进行二次点火。

  “莱特,你是对的。”马斯克听完后迅速想到了关键点(因为这本身是SpaceX在升级星舰过程中自己用到的策略,拿来借用一下)。

  “没错,SpaceX的选择意味着,有非常多的潜在故障无法排除。”陈元光接着说。

  “我们应该考虑让星舰直接切换到热阶段,并且在接下来要飞行的超重型飞机上安装隔热罩和通风阀间,再在轨道发射架的下方加一块钢板,通过喷射水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