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章 率先叛变_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这段时间算是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炙手可热了。

  这帮新能源车企要比光伏企业热情得多,各个说话又好听,上门来各种拍胸脯要合作,我快要被烦死了。”陈元光满脸生无可恋。

  最近这短短一周时间,他已经见了四家新能源车企的创始人,这对他这样的社恐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

  林甲说:“这不是挺好?

  有热度,被追捧是好事,以平常心来看待。

  这些企业对钙钛矿电池的应用领域是不是都有不同的想法?”

  陈元光想了想:“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想法是类似的,把钙钛矿当成新能源车的选装项,加个几万块你就可以选装钙钛矿电池。

  然后作用也只是作为锂电池的一个补充,只有小米是想利用钙钛矿电池把汽车打造成一个恒温空间。”

  林甲说:“小米这样做,如果消费者认可,能有销量的话,其他新能源车企很快会跟上的。”

  她没有再过多的讨论这个话题,“因为钙钛矿电池的热议,陈静安和段执中都想来公司调研。

  他们都对这一代钙钛矿电池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很感兴趣。

  尤其是段执中,他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要自己经营,大规模生产钙钛矿电池的话,合肥方面愿意提供资金、场地,帮忙联系工人等等。

  只要我们把生产放在合肥。”

  地方政府对引进产业,解决就业也是够拼,尤其现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外资的投资逐渐减少,想拉动当地就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和他们说,我们没有自己生产的打算,我们更多的是作为技术提供方。”陈元光说。

  涉及到生产,还是像钙钛矿电池这样需要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品,会凭空增添大量的管理成本,以及增加管理难度。

  陈元光不想亲自下场做这类需要拼产能的制造业。

  “合肥如果想引进相关产线,可以和我们的合作方聊,我们可以把隆基、晶科这些厂商介绍给他们。”陈元光接着说。

  林甲和陈元光的看法一致,不管是陈元光还是她,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这种规模化生产的制造业。

  这涉及到太多方面,他们没有人才储备,和研发型企业不同,制造业如果你是从零开始,管理成本会特别高。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地方政府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制造业能带动的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包括周边配套设施。

  像之前我们研究过,富士康的话是一比三,富士康工厂雇员一万名,那么他们上下游供应链,配套生活设施这些提供的就业岗位是三万个,然后影响的家庭也差不多是这么多户。

  而汽车行业就更多了,汽车行业是1比5的比例,1万人的汽车工厂,会产生5倍的其他工作岗位,相当于一共能提供6万个就业机会。

  光伏行业的具体情况我不清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