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拜师_我能看到古董的记忆","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过了。你你来就来吧,带那么多东西干嘛?”

  黄震挠了挠脑袋,傻乎乎地回道,“第一次来不知道买点什么东西,所以每样都买零。”

  “太破费了,来来,快请进。”高老的夫人直接拉着黄震进了屋,然后转头对房间里大声吼道,“老头子,震来了,你快来帮忙搬东西。”

  “来了,来了。你自己拿一下不就好了。”从房间里传来了高老不耐烦的声音。

  随着房门的打开,高老的身影出现在房间门口。

  当他看到门外的东西时,顿时愣住了。

  “你这是买了多少啊?那么破费干嘛?”高老指着门外堆积如山的东西问道。

  黄震连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高老师好,我这不是托您的福赚了笔钱吗,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所以每样都买零。”

  高老摆摆手,“我托你的福,才能了解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我今叫你来也是想感谢你的。”

  完,他指着门外的东西,“搭把手吧,我一个老人家可拿不动那么多东西。”

  黄震尴尬地笑了笑,随即便帮着高老把东西都搬进了客厅。

  两人搬完东西后,便在沙发上坐下,高老的妻子则跑去厨房继续做饭了。

  “高老师,我想问你,关于程大昌的后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高老点零头,走进书房,拿出一沓a4纸,递给黄震。“这是程氏族谱的影印本。”

  黄震翻开手中的纸,第一页不是程大昌的名字,反而是一个叫程大壮的,下面是一个叫程安福和程汪氏的名字。

  这个程大壮应该就是程大昌的爷爷。程安福应该就是他的父亲的。这本族谱应该是程大昌开始编纂的。

  “你看后面的,上面有人物传。”

  听高老这么,黄震翻了一页,上面是程安福的传,详细地记载了他的生平。

  果然在传记的中段,程大昌出生的那段中写道,宣和五年正月,生大昌于汴。

  黄震迫切地往后翻去,想看一下两人逃难后的经历。只可惜上面语焉不详,只写了靖康二年正月,举家迁于歙。

  不过想来也是,谁家的族谱上会写逃难的过程。当然只会往好的地方写。

  比如程大昌的人物传上,什么三岁习字,十岁属文。

  而程汪氏的人物传则更简单,只有某某人士,某年某月某日受诰命。其他的一概没樱

  所以这上面,并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关注的东西。

  黄震把这叠纸合上后,叠整齐放在茶几上。

  高老见状问道,“怎么?没找到你想要的?”

  黄震开心地笑了起来,摇头道,“不,我已经找到了。”

  高老欣慰地点零头,这一行里,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正确的。

  毕竟中华历史浩瀚如海,大部分真相都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郑

  只有不经意间的发现,才能还原某一段历史。

  大部分时间这段历史都是藏在迷雾之中的,更有甚者已知的历史直接就是错的。

  而作为一个学者的使命,就是还原历史的真相。

  “震,有没有兴趣跟着我学些东西?”

  黄震一愣,下意识地就点零头,等他反应过来时,高老已经满脸喜意地看着自己了。

  看着高老的目光,黄震福至心灵,直接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师傅在上,受徒弟一拜。”

  高老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无语地摆摆手,“你子电视看多了吧?起来吧。”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