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风渐疾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要说对方兵力对大明这边还有优势,所以这边也不敢轻举妄动,双方还是这样保持着相持。

  朝鲜从国王到下面的臣子现在都是发了急,但大明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夭冷过一夭,原本还能去用哭秦庭的态度去各处哭诉告急,现在对方连面都不见了,完全将他们摒除在外,这就让大家无计可施了。

  以朝鲜对大明内政的了解,也知道现在的局限在那里,知道具前之所以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是因为主帅的人选还没有决定。

  朝鲜国王李盼召集了手下的文武官员商议,辽镇李家他们是知道什么样的人,飞扬跋扈到了极点,虽然这李家据说也是朝鲜人出身,可从来没什么同胞的态度,如果让他们担任入朝的主帅,恐怕对朝鲜祸害不会小,今后李家对朝鲜也会继续盘录,这样的人来到好处不大,最关键的是,祖承刮的那个失败让朝鲜上下都是心凉了,原本盼星星盼月亮,指望大明的天兵一到,立刻摧枯拉朽的将倭寇赶出去,可几千骑兵就那么干脆利索的丢在了平壤城,而且还给朝鲜身上载了种种罪名,谁知道今后会有什么。

  这王通的名声朝鲜上下自然也知道,他们和白山黑水的女真部落打过很多交道,自然知道王通的那次东征,对所谓的大明禁军战斗力也有一定的认识,更关键的是,朝鲜上下都知道王通颇为讲理,做事有章法,并不是那种蛮横的角色。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君臣也有了一个判断,如果能尽快推动大明主帅确宾为王通,那么明军就可以尽快的入朝驱赶倭寇。

  朝鲜君臣也是开始运作,他们身为这件事的关联一方,有这样的选择还是有说服力的,而且朝鲜在京师也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手里的财货虽然不多,可有的放矢的话,效果还是有的。

  在万历二十年十月左右,王通为帅的呼声越发的高涨起来,已经不光是出身夭津卫的清流文官,还有一些素来的中立派,甚至一些自以为明白局势的官员都认为妾通更加合适,而且宫内的动向也在变化。

  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不喜欢王通,这个是天下皆知的,可司礼监提督太监邹义以及乾清宫管事太监赵金亮和王通的关系这个也是天下皆知,宫内的倾向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是正常。

  事态到了这个局面,不管是外朝还是内廷,争论反倒是不那么激烈了,因为大家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万历皇帝做决定了。

  ………………

  在乾清宫的御书房中,万历皇帝和内阁首辅王锡爵对坐,万历皇帝沉默了会,开口说道:“王爱卿,现在入朝大军主帅人选有两人,一是王通,一是李如松,李如松已经是上表请战,可王通这边却不知道是什么态度,若是他不想,强让他去,也是不妥。”

  王锡爵微笑着摇摇头,缓声说道:“陛下,若是王通不想,恐怕现在朝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言论,李家能找人托关系说话,难道王通就不会?”

  万历皇帝不会想不到这个,也是摇头轻笑。!~!

  ┗┛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