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7章 戛纳_华娱之我的从艺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7章戛纳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是深层次的。

  1988年,《红高粱》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是中国电影赢得的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顶级奖项,从此开始,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就在潜意识影响着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即便只是在他们的红毯上制造出些许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中国电影界的骚动。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电影人也始终受到这些电影节对于艺术追求的影响,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你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一面想要走商业化路线,一面又保留着艺术电影的底色。例如《英雄》、《荆轲刺秦王》、《无极》、《夜宴》、《十面埋伏》、《赵氏孤儿》、《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

  正是基于这种左右摇摆的姿态,导致这群人既没有受到艺术性的充分认可,也没有得到与其投入相匹配的商业回馈。

  而后来者正是看到了这种两面不讨好的结果,于是开始慢慢走上另一个极端,要么投身商业,拥抱票房,也就是宁昊、徐征他们这批人;要么以更彻底的姿态‘献身’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标准,也就是所谓的第六代导演。

  当然,欧洲三大的影响力毋庸置疑,甚至好莱坞大片也会借机做宣传。

  戛纳国际电影节,作为世界上影响了最大、艺术水准更高的电影节,每年这个时候,全世界数以万计的导演、演员、制片人、记者、影评人和普通观众都会云集法国南部这个人口不到一万的小镇,参加世界电影的顶级盛会。

  当然对于大部分参加电影节的人来说,得奖是次要的,看片、交流,甚至做买卖才是最重要的,戛纳电影节上云集了世界各大片商,每年成交额和交易量都非常大,是其他电影节的数倍。

  何华带来《好梦一日游》既有获奖的野望,也希望电影能卖出个好价钱。

  到达的当天在入住酒店后,大家谁都没有再出去,好好休息了一天顺便倒倒时差。

  接下来两天何华带着工作人员去到了电影交易市场,尽管开幕式还未开始,但整个展区已经有不少电影提前摆出宣传架势,展区内也是人声鼎沸,各色人群穿插其中,他们还遇到自己人,李兵兵和宝岛团队。

  “《好梦一日游》是主竞赛单元对吧?多会放映,我去欣赏下。”李兵兵问道。

  “额对”何华点头:“17号,开幕的第一天。”

  “真好”李兵兵很是羡慕,她也想有自己的作品参与,而不是就这样过来:“下次有这样的机会你真要好好考虑下我,我都好久没有拿过提名了。”

  何华目光在李兵兵身上上下扫了扫:“算了吧,你太美了,观众会忽略我的剧情的,再说了,伱都去过奥斯卡了还在乎这个?”

  李兵兵脸上露出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