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7章 老朱:兄长,可否先救一个关云_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7章老朱:兄长,可否先救一个关云长?

  天下无敌,天上呢?!

  闻言。

  孔明心中不禁吐槽了半句,这近一年多来,随着蜀汉集团发展的速度太快,规模扩张的太广,蜀汉全体上下,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的自信显然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了。

  理论上来讲,自信是好事,自信才能做强做大,再创辉煌。

  但,过度自信变成了大意,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大意必失。

  这会的诸葛亮心头有着一种莫名预感,要出事。

  而此刻在这祭坛之前,季伯鹰和老朱并肩站着,望着此时脸上洋溢着自信,正处于人生实力最巅峰时刻的刘玄德。

  “刘玄德仁义不假,存亡之际尤不忘百姓,然戎马一世,却是在暮年大意犯了兵家大忌。”

  老朱叹了口气,显然是为蜀汉不得一统而感到惋惜。

  南宋之前,帝王传承皆是以魏为正统,因为大一统的晋朝名义是受了曹魏的禅让,而在南宋之时,出于一些政治原因,开始从舆论和意识上扶正蜀汉。

  传至元明之时,推崇蜀汉,已然是大势正道。

  骂曹之声,蔚然成风。

  老朱口中所说的兵家大忌,便是蜀汉对东吴发起的那一场夷陵之战,昭烈帝刘备之御驾亲征,这一战赌上了整个蜀地数十年积攒下来的气运。

  刘玄德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十几万人出了川,却是以火烧连营八百里而失败告终。

  不过老朱所说的暮年大忌,并不是指刘备发动此战,而是指夷陵之战的过程,尤其是刘备让大军于山林连营的驻扎方式。

  针对夷陵之战本身,后世因为演义,皆认为是刘备一怒冲冠,为了报关羽血仇。

  实则,非然。

  或者说,不全是这个理由。

  刘备之所以倾尽全国之力发动夷陵之战,主要还是因为刘备年事已高,他想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拿回荆州,这样就算后世之君无法夺取天下,也能让后世子孙守住基业。

  只可惜,这一搏之下,摩托并没有变成四个轮子,反而变回了单车。

  “兄长,你说,倘若当年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刘玄德也没有夷陵之战的火烧连营,蜀汉人才济济、坐拥巴蜀荆襄,进可攻、退可守,最终可否一统天下,再续大汉四百载国祚。”

  闻老朱之问。

  季伯鹰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凡只是可能的事情,都没法答。

  其实纵观汉末魏蜀吴三国之势,除却东吴是因为基础上限问题以及江东历代掌门人一贯固守家业的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之外,曹魏和蜀汉实际上都曾经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比如曹魏,如果当年没有周公瑾一手导演的赤壁之战,曹操南下之势就不会受阻,往后也就根本没有三分天下。

  只可惜,历史永远是没有如果。

  当然,除非你认识一个叫季伯鹰的挂逼。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