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 殊途同归_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是个拍艺术片起家的导演,在业内混了很多年,媳妇熬成婆,勉强有了点地位,前几年拍了两部小成本电影,虽然票房不佳,口碑还不错,国内外混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奖项。

  这两年,电影产业吹起了商业化的风潮,顶着艺术家名头混吃混喝的牛建根,也动了转型的心思。

  林俊和牛建根搭上线,组团忽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方有钱有资源,一方有名有地位,也算是各取所需。

  就是切入点不好找,于是……盯上老黄家。

  这个年代,国内就没有一部像模像样的商业电影诞生。在此之前,拍电影就是为了满足政治和艺术的需要,跟赚不赚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什么票房,艺术与商业兼顾,就没这样的说法。

  广播、电视和报纸对电影的报道,基本限于多少人次观影,群众反响与口碑,社会效应以及教育意义。

  不客气地说,国内的电影人就没搞明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想拍商业片赚钱,首先怕蹭掉了头顶的艺术家光环;其次也不知道该怎么拍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最后,没几个冤大头会用真金白银投资拍电影,还是一点都不文艺的商业片。

  有鉴于此,金尚笃定口气很大的牛建根也不懂。

  让人意外的是,牛导和林经理的下限,还是击破了金尚对业界的认知。

  原以为文化人做事,怎么也得有点体面,结果吃相如此难看。

  ……

  半个小时后,长袖善舞的小彪带着林俊、牛建根和李萱去外面的卡座歇一歇,金尚与南大彪来到上层展台,倚靠着铁栏杆,并肩而立。

  “小尚,刚才多谢你给大彪叔面子……”

  南大彪憨厚耿直的脸上略带歉意说道,

  “小彪跟我说,这两个人就是被打发来投石问路的小角色。”

  “我知道,想占便宜的臭虫而已,什么经理名导,除了一张嘴,什么都不想出。”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金尚对影视圈的事都不够了解,但两世为人,也有点起码的判断。

  再加上金扫帚时不时地提醒,那一堆随着阿谀奉承,从他们嘴里喷出来的带有主观恶意的“黑气”,让金尚大致将他们的打算复原了个七七八八。

  文艺片向商业片过渡,并非是显而易见的坦途,一部分前人试着开路,倒也总结了些许经验教训。

  时代的发展是有局限的,观众的审美水平摆在那,不可能一蹴而就,轻轻松松培养出一大批有鉴赏眼光,还有余钱消费的影迷。

  既然如此,山不就我,我去就山。

  人民群众喜欢看什么,我就拍什么。

  大体方针肯定正确,架不住总有人想走邪道。

  我要的是《武则天》、《朱元璋》、《康熙大帝》,你拍成《神探狄仁杰》、《大脚马皇后》、《康熙微服私访记》,我都能勉强接受,结果花了大价钱,你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