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 校企合作的关隘_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章校企合作的关隘

  何止是自家公司今夕文化的开销,为了增加营收,金尚甚至提前花了一部分钱,准备在年中夏歇期的时候,将损坏的球场看台修缮,增加将近两万五千个坐席。

  金家父子名下最赚钱的,就是网吧营收和比赛日球票收入了。

  如果不是网吧生意还算稳定,金尚都打算找银行贷款周转一下了。

  待《京西都市报》和《知音杂谈》正式发行,今夕文化的主营业务就不会显得太过偏科了。

  文化传媒领域能够自给自足,甚至略有盈余,稳步扩张,就用不着拿网吧收入来填补亏空,可以将精力用在完善酝酿中的门户网站和即时通讯软件。

  “郑老叔,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小金总客气了,你父亲让我来,就是干这个的。”

  全是年轻人的公司,干劲是够了,没个老成持重的把把关,有时候还真容易碰壁。

  有郑良知时不时查漏补缺,确实让金尚少走了很多弯路。

  “今天下午,郑老叔还有什么告诫的么?”

  “计算机和互联网什么的,我也不太懂,小金总自己拿主意就行。只是,有一点要注意……”

  郑良知想了想之后,笑眯眯地说道,

  “和学校的老师谈合作,钱肯定很重要,但是,其它方面也要注意。他们毕竟不是公司员工,而是有行政级别的体制内干部,至不济也是受人尊敬的学者、科学家。有时候,体面和政绩,比捞钱还要重要。”

  钱没赚到不要紧,只要社会地位还在,换个地方,照样能捞回来。可要是丢了面子,在专业领域说话不顶用,将来就不好混了。

  “我……大概明白了,不要在他们混饭吃的领域让他们下不来台,即便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见识,可能因为脱离社会而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郑良知赞许地点点头:

  “如果说,文艺圈、影视圈只是因为傲慢和自私自利而与扎根的土壤渐行渐远的话,象牙塔里面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对社会变化不敏感,沉迷于学术,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打转,比较天真,充满理想的一群人。他们被学校保护得太好,被普罗大众捧得太高,渐渐地不能在舒适区之外立足了。”

  “这样不是更好么?大家尊重的也只是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说实话,要是真有智商超群,学术高深,又精于世故的完人,我都不敢想这样的人作恶起来,到底有多可怕。”

  郑良知的话,确实点明了如今大学校园的一些趋势,产学研互相分离,无法形成有效联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商业化难度太高,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可是,真要像金尚前世那样,用条条框框给束缚住,研究生导师被戏称为“老板”,科研工作者被“非升即走”逼得走投无路,甚至学院亲自下场搞“校办企业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