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见闻_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江浙两广打拼,开个小厂子,赚得也不少。辛苦是辛苦一点,赚的钱真未必比咱家万亩良田要少……”

  “这倒是!”

  金尚了然地点头。

  工农剪刀差造成的区别,金尚比眼前这个乐呵呵的小老头还明白。

  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家族式作坊,工人稳定,销路不愁,赚的钱也不少。

  实业,才是奠定基础,可以传承后世的财富。

  有田,李乐平家其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一老一少聊了好久,金尚好奇地问道:

  “曹阿姨哪去了?今天都没看到她……”

  “县里有个农产品推介会,去看看能不能开辟一点销路。”

  “很不好卖吗?”

  “也不算太难,就是价格不太满意,不卖吧,放着发霉,更难卖。粮油副食也用不了那么多,最后总要腾仓库为新粮做准备……”

  “听起来,像是奢侈的烦恼!”

  李乐平提到的问题,并不是产出已经过剩,而是局部不平衡导致的,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没到那一步,中间环节成本太高,使得供需错位的现象比较严重。

  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解决这一问题,就能主导将来二三十年的经济秩序。

  『互联网啊!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搭上便车,那就是风驰电掣,无往而不利的结果。

  要是没能赶上,被时代给抛弃了,结局也很惨。

  说了点附近的趣闻后,李乐平看了看楼上,有些不乐意地说道:

  “都这么晚了,萱萱还没起床。到了家,人就松懈了,懒觉要睡到大中午。”

  “在京城,不上班的时候,也是这样,习惯了。”

  “那可不好!年纪轻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贪睡。小金就挺好,早睡早起,生活很懂得节制。”

  “创业了嘛!上行下效,不做好表率,草台班子早就垮了!”

  今夕文化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老金的助力,相对丰厚的家底是一方面,“金手指”的加持也不可忽视。

  这年头,能拿出几百万让刚毕业的半大小子练手创业的,真不多。

  梅应年那么雄厚的资本,培养长子也是如此谨慎,轻易不敢让他拎太重的活。

  “你们年轻人玩的那些,我是搞不懂了。只不过,要谨记一点,飞得再高,要是不能落到实处,也是镜花水月,长久不了的。”

  “谢谢告诫!”

  “小金不错,懂得取舍之道。”

  李乐平也没太多好为人师的毛病,说了几句就不再深入,

  “上午不是太热,可以去附近转转,我去将萱萱叫起来,让她带着你去附近逛逛。本地没啥了不起的名胜古迹,就一个不知道复修了多少次的,传说中某代楚王的行宫,还有涢水湿地公园也挺凉快,博物馆今天应该开了。”

  说着的李乐平上楼,十几分钟后,在老爷爷的呵斥中,李萱穿着拖鞋,睡眼惺忪地下楼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