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上海滩的银耗子_红色商人降临194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海的南京路,名声恐怕比后世还要更大,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东方世界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甚至能够与纽约的第五大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伦敦的牛津街相媲美——东起外滩,沿南京路往西,沿街依次开设有英资的上海前四大公司,即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和汇司公司,又有侨资的上海后四大公司,即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此外还有协大祥、老介福、亨达利、恒源祥、张小泉、老凤祥等许多名声卓著、历史悠久的老店铺……这一切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便构成了这时代南京路上难以想象的繁华景象,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不为过。

  不过随着解放军进入上海,很多外资企业关了门,只留下几个留守的中国人员工探头探脑的,和现在一些资不抵债,老板跑路的企业类似,而华资企业,在上海投机的冲击之下,也是有的畸形繁荣,有的则是门可罗雀,仿佛冰火九重天一样

  在后世的民国影视作品中,这些地方总是演绎着各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情侣间的浪漫。但真正在这里亲眼目睹了最为原汁原味的民国百态之后,刘白羽却没感到多少兴奋,反倒是感到了一股难以形容的烦闷与压抑。

  ——一些脸上抹着烟灰煤灰之类东西的人,鬼鬼祟祟的说着什么,这些人衣冠不整,而且破破烂烂的,从身边擦过的时候,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一阵阵的反胃;就是那些所谓的上等人,那些三两成群的西装青年、旗袍少妇的身上,随风飘来的油腻怪异的发胶味、不知道什么诡异成分刺鼻的香粉味,也总让人忍不住要打喷嚏;更难以忍受的是,那种莫名其妙、夹杂着上海话的洋泾浜英语——就是类似电视上“你的,八路的干活”之流的鬼子流中文,挂着“密斯”、“密斯特”前缀却又不中不洋的别扭称呼,配上疑似印度英语的咖喱味道,更是严重污染着耳朵,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恶心。

  当然,这些人无论是打扮的如何三教九流,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就是…

  “先生,换人民币么,一块银元换1400,您挣了400呐!”

  “滚,你个小瘪三,这位先生穿的西装看一眼就是名牌货,就是大富大贵的,做大生意的,和你说话掉身份!这位先生,一看就是国外留学的吧?说不定我们还是校友呢,我是英国克莱登大学毕业的——”

  【克莱登大学”是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里虚构的骗子学校,当然改革开放之后,国外一些不法学校与国内的“黑心”中介,以及不学无术想买个外国文凭蒙人之辈现在玩的相当过瘾,都成产业链了】

  喵个咪的,怪不得您满口的印度味道的英语,咖喱味道差点熏我一个跟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