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反右不该这么搞_红色商人降临194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人民监督政府的方向是没错的,但是在广大人民文化水准极差的情况下,很可能把人民监督政府搞成了文人监督政府,文人啥事都管的年代——那就是明末了——说实话,那帮人可能还不如国民党常凯申呢……”

  “但是你这样说的话,苏联的国企后来就是专家治国,缺乏监督,最后导致了体制僵死——不是么?”主席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有些事刘白羽还真不能说的太透了

  我党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对于旧文人的态度是经历了一个物极必反的过程的,旧文人的地位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曾经非常高,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的大有人在,一方面是这些人在解放战争中促使起义,和平解放方面有重大贡献,一方面,说的难听些,就是党员学历太低,对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有仰望的心理

  当然,身为现代人都知道了,即使一个只有中学,甚至小学学历的老板,在自己的商业上也是远超过中文系的教授书生的,这就是专精的效果,某种意义上现在的博士其实改叫窄士还差不多,因为在相关专业投入的精力太多,所以离开了自己的领域,甚至不如一般的票友,键盘政治局之类

  回到当时的情况下,我在早就说当时有一个倾向,就是因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城市里的诸多旧文人早就没有土地不是地主了和明清占有土地的士绅完全不一样了,实际上还没有土地主了解当时的中国实际

  而反过来说,红军因为被常凯申长期封锁,对经济上的能力绝对不是一般的军队可比,熟悉的南泥湾大生产就不说了

  还有开国大将张云逸的经商往事新四军四师供给部经调查后,提出入股当地淮南抗日根据地“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一来解决资金短缺,二来也可以扶持这个在战争中几乎破产的的企业。张云逸先是派人把这家濒于破产的烟厂盘活,后又专门从上海找来专家,派人跟着学,再另外建立了一个烟厂,然后扩展生产,最后把两个厂合并,完全把它变成一个股份公司。“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更名为“新群烟草公司”,并于1943年3月投入正式生产。

  刚办烟厂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用原来烟厂的香烟牌子“神龙”就可以。但是张云逸坚持认为要有自己的品牌,并牵头联系当时的《淮南日报》设计商标,最终香烟被命名为“飞马”牌。谁也没有料到,“飞马”牌香烟在根据地一炮打响、名噪一时,连当时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也抽“飞马”牌烟。“飞马”牌烟当时的日产量大约是2000箱,每天工厂外边都停着马车,排着队等待装箱运货,极大的满足了根据地军民的需求。

  但张云逸并不满足,他要扩大“飞马”的销路,让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