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十八节 如何善后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后军事专家们发出了无数个假如来避免英国舰队的覆灭,假如英国皇家海军当时更重视一些,在天津被攻击后,他们立即撤离港口,假如他们攻击居庸关的空军能够及时回防,假如他们对防空更重视,战列舰和航母上都装备齐全各型防空武器,但各种假如拯救不了英军舰队,这次他们确实是败了。

  败在了那三个假如上,他们没有完善的对付空军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

  不是他们不理解现代战争,而是他们的军事思想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不是他们演习中没有推演过飞机这种现代武器对于军舰的打击,只是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军队,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可能拥有先进的飞机的,就算有也是买来的,可他们会用吗?

  正是针对这种心态,由赵书礼提意见,李忘川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而作战计划的中心正是空袭天津港,用飞机炸沉所有的英军军舰,而之前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无非是迷惑英军的障眼法和给空袭做的准备而已。甚至可以说,不管是李三江在居庸关的苦苦坚守,还是陈驰的后方骚扰,还是高凤举从承德对天津的长途奔袭,都不过是为空军偷袭英军舰队做辅助而已。

  其中李三江在居庸关的防守和陈驰的后方骚扰,起到的是迷惑英军的作用,给他们造成一个对方在居庸关的防守就已经尽了全力,在后方骚扰也是无奈之举。孙子兵法中有一个主要思想就是知己知彼,但是同时还要尽力迷惑对方,让对方不知道你的真实情况。西方的军事思想中可不强调这一点,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整治的延续,一旦爆发战争双方就要动员一切国力已达成目标,他们强调的是总体战,强调的是绝对的实力。因此认为自己拥有绝对实力的英军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的一只地方部队竟然能留有后手保留力量,竟然可以对他们进行反击,而且是攻击他们的海军,这在他们看来,不用用他们的大脑思考就知道是一个笑话了。因此很大程度上,这场战争也是孙子和克劳塞维茨这两个中西方兵圣思想之间的战争。

  如果说陈驰李三江是牵制和迷惑对方的话,那高凤举就是关键性的了,他要进攻天津绝对不是为了迷惑对方,也不是为了配合空军攻击港口,而是为了扫清障碍,必要的时候为空军提供有保障的将落地,也就是说他们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天津这座城市,而是天津的英军机场。

  因为1930年的飞机尽管较一战时候要先进了很多,各类性能指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跟二战时候相比就落伍太多了,甚至在质上面不时一个档次的。这时候的飞机跟一战时候的一样,大多数都是双翼飞机,单翼飞机的研制属于绝对的前沿课题。几乎没有一个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