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十五节 咱也是割命军了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书礼在婚后,以陪老婆为借口,杜绝了一切军政活动。外来拜访者,游说者一概不见,甚至连自己的属下大员都不见。所有政务,让徐新六,孔韧等人牵头,几个政界要员商量着办。他这么做也有培养自己手下人的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的目的,因为赵书礼早已经发觉,这些人能力都不俗,但是却缺乏决断。不管是徐新六还是孔韧,虽然做过大量颇有创新的工作,但是却总是赵书礼最后拍板的。当然也有胆子大的,那就是那个水利专家苏方,只有他敢先斩后奏,在赵书礼没有同意他修渠的时候,就先修了再说。

  赵书礼这个举动也让徐新六和孔韧的竞争再次激烈起来,因为他们似乎看到赵书礼当初的承诺是来真的,那就是他打算放下权力,在两人中挑选一个做绥察蒙的政务主管。

  几个月间,赵书礼真的是什么事也没有管,人只见了一个——刘澍。

  跟刘澍见面是因为刘澍主持的教育事业,又有了新一层的发展,他建的中学就要开学了。他来请赵书礼给这批从小学合格毕业的绥西子弟们写一封公开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赵书礼的手下中,刘澍毫无争议是个最圆滑的人,他当过清政府的县令,做过北洋政府的参议,在赵书礼这个军阀手中再次做了县长,兼主管教育的官员,算是跨时代的老官僚了。这样的人不圆滑就怪了,从这次他请赵书礼给学生们写公开信,鼓励学生学习就能看出来,他那里是为了学生考虑,明显是在巴结赵书礼。

  但是赵书礼偏偏就接受了,因为他心中对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却一直没有时间去实行。他一直觉得,中国的青年太幼稚,记得当初在俄罗斯做生意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告诉他,她对中国青年的感觉。那个姑娘才十八岁,但是却非常成熟,她跟赵书礼说,中国的青年太不成熟,她还说了一个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中国人寿命太长,有太多的机会浪费自己的光阴,不像他们俄罗斯的男人,平均寿命才五十岁,不得不早点成熟起来。当然这个说法是很没有道理的,赵书礼心里不可能接受,但是中国青年没有责任感他倒是颇为认同的。

  说中国青年不成熟,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是个中国人都感觉的到。要举例的话也非常容易,当年一战的时候,中国人靠着几十万劳工赢得了战胜国的名义,举国上下庆贺,尤其是青年学生们,上街游行欢天喜地,仿佛中国一夜间真的成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们要分享这个荣誉。可当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彻底失利后,他们又开始游行,把所有的责任全怪罪到外交官和政府头上,此时他们不肯接受国家的耻辱了。他们没有为国分担耻辱的勇气和责任心,只喜欢荣誉,事情发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